百萬畝半夏種植主產區,提供半夏苗,價格低,包成活率,包回收,全國免運費,免費提供半夏苗種植技術,滿足半夏苗種植戶的各種需求.售前電話18256789011 QQ512767576
1.選地整地。半夏為淺根草本植物,在疏松、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長良好、產量高。故宜選用肥沃的砂質壤土地種植。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為好。土質板結及薄地生長不良,產量低。鹽堿地和澇洼積水地不易種植。翻耕土地前,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或土雜肥2500~4000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作基肥,深翻20厘米,耙細整平,作1米左右寬的高畦。
2.種植方法
(1)繁殖。主要用塊莖和珠芽,但用種子亦可繁殖。 A.珠芽繁殖。母塊莖抽出葉后,每一葉柄下部或葉子基部能生出個珠芽,直徑0.3~1厘米,兩端尖,中間大。當珠芽成熟時,即可采摘作種用。 B.小塊莖繁殖。2年或3年生的半夏,萌生出的小塊莖也可作繁殖材料。在收獲時,選取直徑0.7~1厘米的小塊莖作種,拌濕潤的沙土,儲藏于陰涼處,以待播種。 C.種子繁殖。播后3年才能收獲,但生產中較少用。
(2)種植。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以春種為宜,且春種愈早愈好。條播或撒播均可。條播,先在畦上按行距20~25厘米開5~7厘米深的溝,將塊莖植于溝中,株距2~5厘米,每畝用種量約50~70千克。播后蓋腐熟農家肥,然后施腐熟人畜糞,*后蓋土與畦面平。栽后土壤應保持一定的濕度,土壤干燥時,需及時澆水,以利出苗。如用種子繁殖,播種前應將地澆透,按行距3~5厘米撒播,上蓋3厘米厚的細土,然后覆蓋雜草,保持一定濕度,經20~25天即可出苗。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苗出齊后,應及時清除雜草,行間用特制小鋤淺鋤,深度不能超過3厘米。株間草宜用手拔除。 (2)施肥。除施足基肥外,生長中期,尤其是“小滿”前后,應重施珠芽肥,如腐熟的餅肥、人畜糞水等。若基肥不足,前期應追施硫酸銨每畝10~15千克。“小暑”培土前還可追肥1次,生長中后期,葉面噴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500PPM的三十烷醇有很好的增產效果。 (3)培土。培土目的是蓋住珠芽,使珠芽在濕土內生根發芽,盡早形成新的植株,這是一項重要的高產技術措施。于6月以后,葉柄上的珠芽逐漸成熟落地,種子也陸續成熟并隨植株的枯萎而倒地,所以6月初和7月中旬應各培土1次。取畦溝細土,撒于畦面,厚約1.5~2厘米,蓋住珠芽和種子,然后用鐵鍬拍實。 (4)灌溉排水。半夏喜濕潤,怕干旱。如遇久晴及干旱,應及時灌水。若雨水過多,應注意開溝排水。 (5)摘蕾。除了需要種子繁殖以外,生長期抽出的花蕾應全部摘去,以減少養分的消耗,促進地下部分的肥大,這也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