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亳州市藥材總公司藥材公司
聯系人:趙
女士 (經理) |
電 話:0558-8555255 |
手 機:18256789011 |
 |
|
 |
|
求購白芷種子 |
形態: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達2-2.5米。 根粗壯,圓錐形。莖粗大,圓柱形,中空。葉互生,下部葉大,2-3回羽狀分裂。花期5-6月,果期6-7月。
習性:喜溫和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有蔭蔽的地方生長不良。白芷主根深長,對土壤要求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夾沙土。土壤過沙、過粘或淺薄,主根易分叉,產量低。可連作 。
白芷抽苔后,根部空心腐爛,不能作藥用。故應*一年秋種白芷,第二年秋收根,第三年才收種子。
生產管理
選地整地:選肥沃土地,每畝施腐熟圈肥2000-3000公斤,加餅肥100-200公斤,均勻撒于地表,深翻30厘米,整平耕細,做成90厘米平畦,地干時先澆水,待水滲下,表土稍疏松時播種。
種子處理:選擇成熟種子,先搓去種皮周圍的翅,然后放到清水里浸泡6~8小時,撈出稍涼即可播種,每畝用種1.5-2公斤。
播種期:白芷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5℃。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5℃的日期為適宜播種期。白芷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處暑至白露之間。
種植方式:條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開淺溝,,深度1.5厘米。將種子與細砂土混合,均勻的撒于溝內,覆土蓋平,用鋤順行推一遍,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
田間管理
中耕與澆水:出苗后如遇干旱,可適當澆水,保持表土濕潤,秋播的于封凍前澆一次水。小雪前后,在畦面上蓋一層土雜肥或馬糞,既保溫,又肥田,翌年春解凍后,整平畦面,修好畦埂。白芷返青后淺鋤松土,便于保墑,旱時澆水,保持土壤干濕適中。
間、定苗:苗高6-10厘米時,按株距10厘米左右定苗,定苗時除去過大和弱小苗,留壯苗。過大的苗易抽苔開花結籽,根即枯萎,不可做藥。結合定苗淺松土除草,定苗后要少澆水,生長期一般鋤地6-7次,保持土壤疏松、地內無雜草。
追肥:科學施肥是提高白芷產量和質量的關鍵,施肥過多,生長過旺,易造成抽苔開花,降低產量;施肥不足,生長不良。全生育期追肥4次,*一、二次結合間苗進行,每次施稀薄人畜糞水1500公斤,第三次于定苗后,每畝施人畜糞水2500公斤,加過磷酸鈣30公斤,第四次于根莖膨大期,每畝施人畜糞水3000公斤,再加灶灰150公斤,撒施于畦面,施后蓋土。
拔除抽苔苗:白芷播后翌年5-6月,有少數植株生長過旺,要抽苔開花,應及時拔除。因白芷一經開花即空心或爛根,不能供藥用,就是所結的種子也不發芽,不能做種用。
病蟲害防治:白芷病蟲害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盡量少施或不施農藥,必要時應采用*小有效劑量,禁止使用高毒農藥和高殘留農藥。
采用健身栽培。即通過選用抗性品種,輪作倒茬,澆水和施肥等一系列栽培管理措施,提高白芷本身抗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