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血養血 調整陰陽
刺血療法由于刺激量相對較大,并以瀉出血液為手段,故醫家多以其為瀉法,而實際上,刺絡血也可治療虛癥,這在《內經》中多次提及。《靈樞·巔狂》:“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補足少陰,去血絡也。”“心丙者,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丙,刺郄中血者”等等。現在仍用刺血治小兒疳疾、遺尿、消渴、脫肛等多種虛證。而治了虛證就是基于刺血具和血養血、調整陰陽的功用。
對于刺血調整陰陽,李東垣在以刺血治了脾胃虛弱病案后闡述:“陰丙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去其絡脈經遂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于天,致六陽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丙自去矣。”(《針灸聚英》)
刺血調整陰陽還在于其和血。氣血平和通暢是陰平陽秘,臟腑調和的前提,“血氣不和,百丙乃變化而生”。如前述,刺血具較強活絡之功,經絡通暢,氣血平和、運行有常,以“內溉臟腑、外濡腠理”,發揮其“行氣血,營陰陽”的功能。
刺血和血還可養血,為“活血乃補血之法”,誠如唐容川所言:“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氣道,阻滯生機,而反阻新血之生,故血證總以祛瘀為要。”祛瘀生新,是養血補血依據之一;再從現代生理學角度分析,刺絡少量出血,可刺激骨髓造血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強抗丙能力,從而有益于身體健康,達到陰平陽秘、陰陽調和,所以說刺血具和血養血、調整陰陽作用。
綜上所述,刺血療法具有疏經通絡、活絡止痛,活血化瘀,消腫散結,醒腦開竅、鎮靜安神、清熱解毒、祛邪安正,和血養血、調整陰陽等作用。由分析可知,這些作用相互影響,相互聯系,其中通經活絡是基礎,是其他作用產生和發展的前提。了解并掌握刺血的作用,對臨床合理選用刺血,提高刺血療法的治了效果都有裨益。
北京深藍職業推拿培訓學校,中醫針灸、推拿、正骨、刺血、體控電療培訓取證。
咨詢電話:010-57216195
報名熱線:18211098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