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成立于1906年,至2013年已有107年的歷史。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負責有關電氣工程和電子工程領域中的國際標準化工作。
IEC的宗旨是,促進電氣、電子工程領域中標準化及有關問題的國際合作,增進國際間的相互了解。為國際電工委員會實現這一目的,IEC出版包括國際標準在內的各種出版物,并希望各成員在本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本國的標準化工作中使用這些標準。近20年來,IEC的工作領域和組織規模均有了相當大的發展。今天IEC成員國已從1960年的35個增加到60個。他們擁有世界人口的80%,消耗的電能占全球消耗量的95%。目前IEC的工作領域已由單純研究電氣設備、電機的名詞術語和功率等問題擴展到電子、電力、微電子及其應用、通訊、視聽、機器人、信息技術、新型醫療器械和核儀表等電工技術的各個方面。IEC標準已涉及了世界市場中的35%的產品,到本世紀末,這個數字可達50%。
IEC標準的權威性是世界公認的。IEC每年要在世界各地召開一百多次國際標準會議,世界各國的近10萬名專家在參與IEC的標準制定、修訂工作。IEC現在有技術委員會(TC)95個;分技術委員會(SC)80個。IEC標準在迅速增加,1963年只有120個標準,截止到2000年12月底,IEC已制定了4885個國際標準。
IEC與通信有關的技術委員會主要有: TC1 名詞術語; TC3 文件編制和圖形號; TC12 無線電通信; TC46 通信和信號傳輸用電纜、電線、波導、RF連接器和附件; CISPR 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 TC77 電器設備(包括網絡)之間的電磁兼容性; TC92 音頻、視頻和類似電子設備的安全; TC100 音頻、視頻和多媒體系統與設備; TC102用于移動業務和衛星通信系統設備;TC103 無線電通信的發射設備; JTC1/SC25信息技術設備的互連; JTC1/SC6 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與通信。
IEC對于電磁兼容方面的國際標準化活動有著特殊重要的作用。承擔研究工作的主要是電磁兼容咨詢委員會(ACEC)、無線電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和TC77。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IEC擬在電磁兼容方面開展認證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