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拓展訓練安保技術
戶外運動源于歐美早期的探險、科學考察,它最主要的表現方式是在規范和安全的前提下,走出城市,走向自然,從事具有一定風險且又有挑戰性和針對性的活動,如戶外登山、露營、穿越、攀巖、蹦極、漂流、沖浪、滑翔、滑水、攀冰、定向、遠足、滑雪、潛水、滑草、高山速降、自行車、越野山地車、熱氣球、溯溪、拓展、飛行滑索等。隨著戰爭的遠離和經濟的發展,戶外活動開始走出軍事和求生范疇,成為人類娛樂、休閑和提升生活質量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按活動方式可以細分為:陸地上的山野類;水域上的漂流和潛水;天空中的飛翔類等幾大參與模式。
戶外運動技術是指在從事戶外運動的過程中為了參與者生存、安全與挑戰需要使用的一切技巧與方法的總稱。在戶外要做到“五會四能”:會覓食、會找水、會取火、會設營、會行進,能預防日常傷病、能掌握野外急救護送方法、能防野獸侵襲、能爭取緊急救援等。
拓展訓練中的高空類項目、定向類項目和水上類項目都需要專業的戶外技術,只有做到專業才能提高拓展訓練項目本身的層次,提高學習效果。培訓師要掌握和教授給學員的戶外運動技術有戶外宿營裝備技術、氣候與方向識別技術、繩索技術、野外防病與飲食衛生技術、野外徒步行進技術、野外找水與用水技術、野外覓食與用食技術、野外取火與生火技術、野外娛樂與考察技術、野外求救與搜尋技術及特殊環境生存技術等11種。掌握以上技術對于順利并持久地開展戶外拓展訓練,以及增加培訓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