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方案
1. 概 述
在污水處理中,醫院污水水質復雜。污水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寄生蟲卵和有毒有害物質,有的可能含有放射性。醫院污水主要是綜合病房污水。設計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沉淀+消毒工藝,即A /O工藝處理。A /O工藝的功能是硝化與反硝化作用。其原理是通過硝化與反硝化菌作用,把污水中氨氮轉換成亞硝態氮、硝態氮,再通過反硝化菌作用把硝態氮轉換成氮氣,從污水中脫氮。設計要點是注重污水、污泥的殺菌消毒方式。關鍵是殺滅病原菌。
2.設計依據
水量按120噸/天設計 6噸/h
2.2醫院污水處理出水水質要求
項目 BOD5 CODcr SS NH3-N PH
單位 mg/l mg/l mg/l mg/l 值
指標 10 50 ≤10 ≤5(8) 6~9
3.設計規范與執行標準
a)《醫院污水處理設計規范》(CECS07:88);
b)《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
c)《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d)《醫院污水排放標準》(GBJ48-1983);
e)《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準》(CJ3082-99)。
4.設計原則與指導思想
①采用先進、合理工藝,確保污水處理后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及環境保護要求。
②注重醫院污水處理與醫院環境相協調。處理站為全封閉結構,無噪音、無異味。
③采用地埋式,地表覆土后綠化,可作為花園也可作為病人休息場所。
④占地少,投資省,上馬快,管理方便。
⑤全自動控制。可自動也可手動,無須專人看管。
5.污水處理工藝設計
①根據醫院污水特點,本方案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污泥好氧消化處理,即A /O工藝。工藝中A為水解酸化,即缺氧工藝,O為接觸氧化。它是利用兼性微生物通過釋放細胞外自由酶或連接在細胞外壁上的固定酶進行催化生化反應,把難溶性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水溶性小分子有機物,把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質降解為可生化處理的小分子物質,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以便減輕后續好氧處理的有機負荷。
A段水解酸化在缺氧條件下運行。溶解氧的濃度控制在0.5mg/L以下,形成以水解酸化細菌為主的缺氧活性污泥層。污水從池底的排管進入,向上流經污泥層,截留污水中懸浮物,使污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水解酸化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使污水得到凈化。
O段接觸氧化在好氧條件下運行。溶解氧的濃度為2.5mg/L。好氧菌生物量大,能有效地去除有機污物。O段容積負荷為0.5kgBOD/m3.d 。
水解酸化的作用一是污水脫氮,二是污泥釋磷。
接觸氧化的作用一是去除BOD,二是硝化反應,三是吸收磷。
②工藝流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