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一家擁有多個知名國際服飾品牌的美國企業的數字營銷總監。上周,他找我探討一個他設想的o2o及移動營銷方案。
方案很簡單,朋友的集團公司在中國擁有上千家線下門店,每月顧客超過百萬。但數據顯示,只有3%到4%的顧客下了單,而其他的客人,則如流水一樣來來往往。
朋友是一家擁有多個知名國際服飾品牌的美國企業的數字營銷總監。上周,他找我探討一個他設想的o2o及移動營銷方案。
一家WiFi技術公司提出一個思路:在門店安裝相應系統,客人一進門,手機會自動搜索WiFi,于是該系統可以捕捉到用戶手機的MAC地址。如果有相應的移動互聯網App,同樣可獲得用戶Mac地址。這樣,該品牌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給曾經逛過自己線下店的客戶推送優惠活動。
*近跟小區相關的創業App火了。*火的一個應用,天使輪就達到一億人民幣。我打開了該App,搜了下我目前居住的小區,估計有六七千居民,安裝用戶有86個。但是貌似活躍度很低,也極少有人用實名和真實頭像。
什么是殺手級應用呢?簡單地說,就是有一項服務擊中用戶痛點,免費或低價,但能夠持續不斷帶來用戶,然后再通過其他高毛利產品獲得利潤。
在這個意義上,電商和互聯網企業*后的路殊歸同途。這是第二個觀點,O2O*后和互聯網,電商的本質應該是相同的,即以免費或低價的痛點型服務獲得用戶,再通過增值或者高毛利商品獲得利潤。
無論在電商或O2O領域,都有著低頻低價,低頻高價,高頻高價,高頻低價四個可創業的象限和維度。
我們可以很自然的把高頻高價和低頻低價這兩個排除,剩下大部分創業者集中在高頻低價和低頻高價兩個領域。對于O2O領域來講,餐飲屬于高頻低價,而結婚、汽車、房屋則屬典型的低頻高價。
這兩個領域該怎么玩呢?如果按照第二個觀點,你就會發現,在高頻低價領域,我們需要通過交易來獲取用戶,從而獲取用戶交易行為,*后通過數據或者高毛利產品來變現。團購網站是*好的例子。
而在低頻高價領域,因為沒有高頻的交易行為,所以往往創業公司通過信息門戶或者社區來獲得用戶,*后在用戶有需求的時候進行變現。比如汽車之家與搜房網等。
今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公共號、微社區與微博等社交媒體,是新的獲取用戶的方式。當然高頻低價領域也一樣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取用戶。*典型的就是馬佳佳和黃太吉的炒作路數。
低頻高價領域的O2O創業,需要提供交易外的免費信息或社區服務,從而有效地低價獲取用戶。這是觀點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