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的處理近年來一直是廢水處理領域的研究熱點與難點,英科林川環保通過對廢水的物理化學處理技術全面研究試驗,認為集氧化還原作用、電化學、絮凝作用和物理吸附作用于一身的新型微電解技術,可以有效處理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以石油化工中的己內酰胺廢水與印染廢水為研究對象,采用鐵碳微電解技術分別進行了廢水的深度處理與預處理試驗,均得出了良好的實驗數據。實驗結果表明:
(1)鐵碳微電解法深度處理己內酰胺廢水的*佳工藝條件為:pH值為4,停留時間為120min,鐵碳質量比為4,在此條件下廢水的COD去除率可以達到58%,色度去除率可以達到68.6%。
(2)在*佳工藝條件下,對己內酰胺廢水進行了微電解反應柱的連續運行實驗,結果表明在開始運行的實驗初期的24 h中,微電解反應柱表現出較好的性能,但在24 h后,處理性能迅速下降,這是由于反應柱中的鐵碳填料發生板結,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鐵鹽沉淀使得填料鈍化引起的。通過對填料的氣水反洗,可使處理性能得到有效恢復。
(3)通過對己內酰胺廢水水質的研究與分析,己內酰胺廢水中主要的難降解有機物為過氧化環己胺、環己偶氮、蒽醌、環己酮肟等;通過廢水的酸降解實驗與萃取實驗表明,這些有機物為極性較大的有機分子,并在酸性條件下能發生緩慢的自身沉降。
(4)通過循環伏安法研究酸性條件下廢水的電化學特性、鐵鹽絮凝法處理己內酰胺廢水與微電解處理進行對比和測定鐵碳微電解工藝出水加堿沉淀前后的COD去除率變化的三組實驗,研究了鐵碳微電解處理己內酰胺廢水的機理。結果表明,鐵碳微電解對己內酰胺廢水的處理作用主要由于其絮凝作用,處理過程中的酸性條件、微電解的氧化還原和電場作用能改變廢水中有機物的物理化學特性,從而提高了去除效率。
(5)采用微電解對印染廢水進行了預處理,微電解正交實驗確定了該印染廢水*佳預處理條件為:pH值為2,曝氣量為32L/min,反應時間為90分鐘,鐵碳質量比為2。
(6)微電解工藝可有效對印染廢水進行預處理,在*佳條件下COD總去除率達到81%,色度總去除率可達到98%,B/C值可從0.34提高至0.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