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紡織服裝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內外服裝企業對縫制設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以此來抵銷一部分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增加帶來的成本壓力,以適應對市場快速反應的要求。2010年,我國工業縫紉機產品出口結構轉型加速,自動型產品在工業縫紉機中出口量比重由去年的42%上升到今年的48%,出口額比重由去年的45%到今年的52%。而從出口市場來看,前3季度我國工業縫紉機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巴西、新加坡、印度等區域,其中今年對巴西、新加坡、俄羅斯、土耳其等市場出口增速喜人,均實現了成倍增長,隨著產品出口結構轉型的加速,工業縫紉機出口額增長速度遠快于出口量。
毛衫行業設備的更新換代也無時無刻不在進行,電腦橫機的日趨成熟和大量普及,毛衫生產的織片環節產能過剩已初現端倪,而織片的下一道工序——縫盤,卻因為常年手工制作,對員工技術水平又有一定的要求,且又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等原因限制了產能,已然成為毛衫生產環節中的一大瓶頸,自動化縫盤之路成了各大針織企業的熱門話題。
不過,個人認為目前自動化縫盤機有一定的局限性,合大身和袖子還滿好,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產量,像有些衣服套口的時候需要打幾個折,配色的衣服需要顏色對齊(七,八個顏色,每個顏色的轉數又不等),上抽條包邊雞心領等,這些衣服可能就沒有手工做的好了。
據說,已經有進口的全自動縫盤機已在展示會上展示過,但是價格比較昂貴,國產的話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實現,電控部分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不過如果開發成功的話,回報也是相當豐厚的。有市場需要就有廠家去研發,隨著全自動縫盤機像電腦橫機一樣的普及,自動化縫盤技術的成熟,相信以后這些都不是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