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沉淀法是選用無機絮凝劑(如硫酸鋁)和有機陰離子型絮凝劑聚丙烯酰銨(PAM)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廢水中,便會產生壓縮雙電層,使廢水中的懸浮微粒失去穩定性,膠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體、礬花。絮凝體長大到一定體積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脫離水相沉淀,從而去除廢水中的大量懸浮物,從而達到水處理的效果。為提高分離效果,可適時、適量加入助凝劑。處理后的污水在色度、含鉻、懸浮物含量等方面基本上可達到排放標準,可以外排或用作人工注水采油的回注水。
水處理凈化常用藥劑
為了使廢水處理后達標排放或進行回用,在處理過程需要使用多種化學藥劑。根據用途的不同,可以將這些藥劑分成以下幾類:
1、絮凝劑:有時又稱為混凝劑,可作為強化固液分離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選池及三級處理或深度處理等工藝環節。
2、助凝劑:輔助絮凝劑發揮作用,加強混凝效果。
3、調理劑:又稱為脫水劑,用于對脫水前剩余污泥的調理,其品種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劑和助凝劑。
4、破乳劑:有時也稱脫穩劑,主要用于對含有乳化油的含油廢水氣浮前的預處理,其品種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劑和助凝劑。。
5、消泡劑:主要用于消除曝氣或攪拌過程中出現的大量泡沫。
6、pH調整劑:用于將酸性廢水和堿性廢水的pH值調整為中性。
7、氧化還原劑:用于含有氧化性物質或還原性物質的工業廢水的處理。
8、消毒劑:用于在廢水處理后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