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創新則興,不創新則亡。然而現在大多數企業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大都固步自封,一直停留在原地,不愿改革。
在這個追求創意的時代里,不創新就意味著淘汰。然而大多數企業難以再創新,很可能現階段正在面臨一些問題。比如,企業固有的成功模式難以改變,業務部門與研發部門意見不統一,方案有了,市場效果達不到?等等,都有可能成為阻礙公司創新創業的實質性問題。
但是創新又談何容易,相信很多企業在創新的路上會遇到下面的問題:
1 大企業對小市場不感興趣。
層次不一樣,戰略肯定也不同,大企業往往看不上小市場,這是企業戰略中一個基本原理。商界時間堪比金錢,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企業老總,都不會允許自己做一個未來五年、十年內不賺錢的項目。小市場發展緩慢,前景也不夠廣闊,關鍵是商業價值不足,很少有人會花費時間和金錢投資小市場,除非它有很好的創業前景。創新創業也許比創業之初還要讓人費腦筋,弄不好了二次創業不成功,還有可能搭進去之前的盈利成本,實在是一個不討喜的項目。
2 老板與員工自身利益關系。
很多人認為,大公司沒有創新意識,模式一成不變,缺少創新活力。其實不然,他們往往自主研發團隊,還有很高的科研經費,只不過大公司創新需要牽扯太多的利益關系。核心部門如果不支持企業創新,老板也就束之高閣。創新資源不僅是錢,還包括人力、數據庫、人脈關系等,很多時候,它實際上是控制在現有業務部門那里。哪個部門收入*高,它在這個企業中肯定就有*大話語權,而決定它是否接受總部需求的標準就是自身部門利益。一般大企業,都有一個強有力的業務團隊,而他們也同樣占據了企業*大的資源,所以企業創新創業難就難在這里,資源不在老總那里,而在各業務部門,利益*大化的今天,怎么讓這些業務部門去配合總部的創新需求呢?實在有待深思。
因為現行運行方式與創新工作有沖突,當涉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沖突時,企業正常反應是將資源向現有工作傾斜。因此,創新事業在結構上,責權關系上都應與現有工作發生盡可能少的聯系。其次,某些創新工作必須直接向高層負責,不宜納入正常組織體系中。這不僅因為創新關系企業未來,意義重大,還因為新事業與現有事業比較,其影響力暫時處于劣勢,低層管理者無法給予應有關照,高層管理者不但可以給予充分關照而且可以根據創新成果而非暫時收益給予創新者不同于現行政策的激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