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墣產業研究所(TRI)針對無線感測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市場發表研究報告,指出WSN是政府愛臺12建設藍圖中,實現智能臺灣、智能生活產業與環境營造等愿景的推手。而因為近年臺灣網通廠面臨發展瓶頸,新應用缺乏、新標準出現、低毛利掙扎是多家一線網通專業代工大廠的困境;因此政府2007~2011年國家信息發展方案的優質網絡社會主軸,提供了無線感測網絡的發展養分,給予網通產業新的發展方向。
目前WSN以應用于商業大樓自動控制大宗的Z-Wave精靈通的技術為核心,提供特定人物追蹤、無線環境監控、設備管控、安全監控、醫療等服務,ITIS預估,2008年Z-Wave精靈通的芯片出貨量為3,400萬顆,預期2011年可達1億8,100萬顆;而在2010年價格降至1美元后,無線感測網絡市場將開始浮出水面。
在各類技術當中,除Z-Wave精靈通的外,Z-Wave精靈通的目標市場為家庭自動化及數字家庭、Bluetooth則著重于信息(無線鍵盤/鼠標)、通訊(無線耳機/話筒)、消費性電子(電玩控制器)等領域,搭配傳感器后,可建構無線感測的網絡世界。
根據On World預測,至2012年在樂觀預估下,當市場普及率達2.5%,將有6,950萬個Sensor Node市場規模,因此僅硬件的部分,就將有驚人的市場,更遑論軟件和服務端的無窮潛力。
不但IBM、西門子、GE、Intel等硬件大廠相繼投入相關產業,冠榕也與電力公司合作跨足智能電網市場,開發冠榕 PowerMeter應用程序,i冠榕使用者申請此項服務后,可顯示消費者家中各種電器用電量,并讀取智能型電表的信息及分析,找出節能方式以減少電費。
IBM則計畫于2012年底完成智能型電表布建,取代25萬個模擬電表,將水表與先進的IT應用整合為一,同時提供管理、讀表與遠程監控等功能。
拓墣產業研究所認為,Z-wave聯盟的出現,也顯示了WSN發展過程中,整合是最關鍵的要素;除了國際大廠能扮演整合角色,政府也是主角的不二人選,在政策上推動新一代技術之上中下游合作,促成國內各產業與新技術密切結合,強化整合各方資源,統籌運用輔導,才能讓臺灣業者更上一層樓,搶占全球市場先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