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漏費管理系統采用軟硬件結合的方式,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微電子技術等現代化技術實現的一個監控、堵塞醫療設備漏費的大型網絡化、全功能、高性能的醫院漏費管理系統。醫療設備檢查的流程是“病人交費—醫生核查—醫生檢查” ,醫療設備漏費管理系統的*大特點在于打破了傳統的醫療設備檢查流程,以“管理系統核查”代替“醫生核查”,去除了醫療設備漏費的*大隱患,并且控制醫療設備的正常使用。醫療設備漏費管理系統設計的關鍵點有三個,一是如何正確識別患者的信息,二是如何識別醫療設備的運行情況,三是如何控制醫療設備的使用。首先,醫療設備漏費管理系統采用先進的生物識別和射頻識別融合技術,能夠準確檢測人體發射的電磁波,嚴格區分個體差異,從而準確識別患者。其次,醫療設備漏費管理系統根據醫療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通過檢查傳感器系統、射頻識別系統或通過人體紅外感應、圖像識別、無緣射頻等方式采集病人的特征、檢查部位、檢查情況等信息,確定醫療設備的運行情況。
醫療設備漏費管理系統的中央監控軟件與醫院HIS系統無縫對接,病人交費后,HIS系統將交費信息傳輸到服務器,中央監控軟件自動接收病人的交費信息,根據交費信息中不同的診療項目將信息進行分類,實時地發送到相應地醫療設備的管理工作站,管理工作站對醫療設備的控制終端下發指令,醫療設備管理終端核查病人的交費信息,把采集的數據通過網絡反饋到服務器,中央監控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判斷醫療設備的使用是否違規,如是否有待檢查病患的交費信息、診療項目是否一致等,如果違規,則把停止使用的指令發送到管理工作站,通過控制醫療設備的電源、信號線、開關、床位等,實現對醫療設備的控制,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同時將違規信息存儲到數據庫,可供查詢。醫療設備漏費管理系統的設計對醫療設備的使用全程進行智能化、自動化、機械化控制,既不影響醫療設備的正常使用,同時控制醫療設備漏費的可能性,而且不會增加操作醫師的額外工作量,擺脫了傳統的醫療設備檢查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干擾,真正實現了準確識別、事前控制,即不交錢不能做檢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