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的書法,一直是近年拍場上討喜的拍品,但僅有兩個字的《放下》拍出471.5萬元,還是讓人意外。作品原是上海書畫家陸伯龍舊藏。陸鏡清說:“這件作品的內(nèi)容‘放下’與弘一特別契合,買家一定上了年紀(jì)且有人生閱歷,能拿得起放得下,也許他希望作品能伴隨自己中晚年的人生發(fā)展。這兩個字對一個人的意義難以用價格估計,拍出高價可以理解。”
之前,今年西泠春拍上,清代書法家伊秉綬的隸書《十三峰草堂》,在激烈競價下拍得379.5萬元,都是這種情況,“這些作品的內(nèi)容,符合買家對自我的心理定位,是他人生的總結(jié)與濃縮。”陸鏡清認(rèn)為。
小而精致的作品很俏,《放下》有意境
這幾天,藝術(shù)界的微信朋友圈,刷屏的都是西泠秋拍的實況。38個專場,5000多件拍品,規(guī)模之大、買家之多,前所未有。
回到昨天拍場,一些小而精致的作品,拍出了意外高價。
比如,中國明清泥金扇片專場的第948號拍品,陳洪綬行書詩鈔“我還楓水,春山華朝”扇片,小小一把泥金扇面,從80萬起拍,最終以644萬成交。
陳洪綬是清代人物畫大師,優(yōu)質(zhì)的書法拍品很少見。西泠拍賣總經(jīng)理陸鏡清說,這是自己自1979年進入書畫市場以來,見過的唯一一件如此小而精彩的陳洪綬書法。事后,買家還告訴他,離自己的心理底線價位還蠻遠—1000萬。
弘一法師的書法,一直是近年拍場上討喜的拍品,但僅有兩個字的《放下》拍出471.5萬元,還是讓人意外。作品原是上海書畫家陸伯龍舊藏。陸鏡清說:“這件作品的內(nèi)容‘放下’與弘一特別契合,買家一定上了年紀(jì)且有人生閱歷,能拿得起放得下,也許他希望作品能伴隨自己中晚年的人生發(fā)展。這兩個字對一個人的意義難以用價格估計,拍出高價可以理解。”
之前,今年西泠春拍上,清代書法家伊秉綬的隸書《十三峰草堂》,在激烈競價下拍得379.5萬元,都是這種情況,“這些作品的內(nèi)容,符合買家對自我的心理定位,是他人生的總結(jié)與濃縮。”陸鏡清認(rèn)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