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利用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為漢民族接受作為傳統的中藥之前,顯然曾有一段相當長的時期流傳于廣西和云南交接的地區的少數民族(如壯族、苗族、彝族等)民間,而后隨著各民族間的交流和軍旅、商賈的傳播,才逐漸進入了中原地區。公元1578年,李時珍再其不朽的著作《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三七,他指出“三七生廣西南丹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黃黑色。團結者,狀略似白及;長者如老干地黃,有節。甘,微苦,溫,無毒。止血散血定痛,頗似人參之味”;并說“此藥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軍瘡要藥,云有奇功”,“乃陽明厥陰血分之藥,故能治一切血病”。三七泡酒是三七著名使用方法之一 特介紹如下:
三七枸杞酒
配方:三七30克,枸杞子500克,熟地黃100克,冰糖4000克,白酒5000毫升。
制作:將三七洗凈,曬干,切片或敲碎。可選用不同等級的三七頭如:10頭,20頭,30頭等。一同裝入壇內,加蓋密封。20天后進行過濾,然后再將酒裝入壇內,密封。30天后即可飲用。
功效:補氣補血,對食少、乏力、盜汗、失眠、眩暈、腰疼等各種勞損虛癥,均有顯著效果。
三七靈芝酒
配方:三七2-6個,靈芝草30克,白酒750毫升。
服法:將三七洗凈,曬干,切片或敲碎,可選用不同等級的三七頭如:10頭,20頭,30頭等、靈芝一起浸入白酒中,7天以上即可飲用。每次1勺,日飲1-2次。
功效:失寢,食欲不佳,冠心病,病后年老體弱。
可見三七的作用及功效已作為一種重要而珍貴的藥物被廣泛利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