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爐鑒定拍賣找哪家公司操作好
宣德爐身世成懸案
據說,明代宣德皇帝嗜好香爐,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風磨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照皇府內藏的汝窯、哥窯、鈞窯、定窯等所產瓷器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鑄造香爐。
為保證香爐質量,宣德皇帝要求銅的精煉次數不能少于十二次,鑄造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精心冶煉,在宣德三年共鑄造出3000座香爐,以后再無出品,這些香爐,絕大部分陳設在宮廷,少數被賞賜給皇親國戚近臣和一些廟宇。 對于這些宣德爐,普通人只知其名而未見其形。
據記載,大明宣德爐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而細,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口沿上置橋形耳或了形耳或獸形耳,銘文年款多于爐外底,與宣德瓷器款近似。
為牟取暴利,從明代宣德年間到民國時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爐活動從未間斷。據說,宣德爐停止鑄造后,一些“司鑄”官員,召集原來鑄爐工匠,依照宣德爐的圖紙和工藝程序進行仿造,真偽難辨。至今國內各大博物館內收藏的許許多多宣德爐,沒有一件能被眾多鑒定家公認為是真正的宣德爐。鑒別真假宣德爐已成為中國考古學中的“懸案”之一。
關于宣德爐之說,學術界爭論不休,有學者認為,宣德三年和宣德四年皇家確實鑄造過銅香爐,但數量很少,絕大部分帶“宣德”款的銅爐為后來仿造,從明中葉到近現代,仿制一直沒停過。有學者認為明朝正史從未記載宣德年間造過香爐,所謂“宣德爐”只能被稱為具有“宣德”款識的銅爐。有人考證,就連有關典籍《宣德鼎彝譜》和《宣德彝器圖譜》都是偽書,“宣德爐”只是一個傳說。
身世的懸疑,使刻有宣德款識的銅香爐在歐美古董市場上賣不出價,遠遠低于其他造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
上海弘雅拍賣公司中國藝術收藏品展覽交易中心現有展覽鑒定和托管交易兩大部門。展覽鑒定部擁有一批高素質、高水準的鑒定專家,特聘多位國家級文物專家為技術顧問。托管交易部門堅持貨真價實、實價實銷的原則,誠信經營、熱情服務。我們熱枕歡迎海內外新老朋友惠顧指導、聯絡合作!
聯系人:孫經理18516246259 QQ1960096357 微信953038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