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益生菌原種在污水處理上的方法
一、EM益生菌原種機理與作用 :
利用EM益生菌原種治理污水和城市生活垃圾是今后環保產業的主攻方向。作用機理是以光合菌群和酵母菌群為主導,協同其它有益微生物共同作用,產生抗氧化物質,通過氧化還原發酵等途徑,分解氧化有機物,把有害有毒轉化為無害無毒,變有害為有用。在廁所去臭、生活垃圾利用、生活和工業廢水治理等環保領域,應用前景廣闊且成本低廉。
具體作用表現為:
1、節約水資源、降低能耗和成本。
2、利用EM益生菌原種發酵液比一般凈化槽處理污水,大大縮短曝氣時間,提高工效。
3、治污效果顯著,如:有機氮、金屬離子、混濁度、COD(化學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浮游生物)等均下降至國標以下,而DO(溶解氧)上升,水質得到改善。
4.處理污水中的重金屬等,消除毒害。
5.抑制病原菌,消除異味,改善空氣質量。
二、EM益生菌原種處理污水的方法:
目前常用EM益生菌原種治理環境的方法是用EM益生菌原種稀釋液噴及EM益生菌原種發酵料的撒放,采取三級凈化槽法、生物膜法、水面噴施法、垃圾發酵法等。
1、三級凈化槽法:
循環處理反應系統一般是設置凈化槽。凈化槽由三個大槽組成,排出的污水先貯入*一槽,由EM益生菌原種中的微生物進行分解,第二個槽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水和CO2(二氧化碳),第三個槽將處理過的水再送回最前面的處理槽,如此循環,可增加有益微生物的密度,提高水的抗氧化力。投放比例:*一凈化槽按污水接受量的千分之一投入,第二及第三個槽均按水量的萬分之一投入( 可依據水質調整倍率)。每周投入一次。
2、生物膜法:
為使EM益生菌原種中的微生物在水底滯留繁殖,可用多孔磚石、木炭、竹炭、沸石等在10-50倍EM益生菌原種稀釋液中浸泡2-4天后,拋入污水和放置于出水口。10-15天換一次。凈化有一定流速的水域時,如河床沒有淤泥,應投置不會沖走的特制水泥塊作為生物膜。
3、水面噴施法:
按總水量100000∶1 的比例取EM益生菌原種( 加等量紅糖 ),配制100倍EM益生菌原種稀釋液,密封發酵12小時后,潑灑水面。河流湖泊凈化時,水能保持流動狀態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