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同步時鐘(GPS對時器,時鐘同步產品,網絡授時設備)在局域網時間同步中的應用
一、概述
在通信領域,“同步”概念是指頻率的同步,即網絡各個節點的時鐘頻率和相位同步,其誤差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目前,在通信網中,頻率和相位同步問題已經基本解決,而時間的同步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時間同步是指網絡各個節點時鐘以及通過網絡連接的各個應用界面的時鐘的時刻和時間間隔與協調世界時(UTC)同步,最起碼在一個局域或城域網絡內要和北京時間同步。時間同步網絡是保證時間同步的基礎,構成時間同步網絡可以采取有線方式,也可以采取無線方式。在這里我們主要介紹互聯網時間同步技術及產品,也就是通過支持NTP協議的網絡同步時鐘(濟南唯尚W系列)實現網絡時間同步。
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它是國際單位制(SI單位制)的七個基本單位之一。1967年的國際計量大會(CGDM)給出了新的秒定義:“秒是銫133(133Cs)原子在0K溫度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輻射的9 192 631 770個周期所持續的時間,即“原子秒”(TAI)。現在常用的協調世界時實際上是經過閏秒調整的原子秒。
目前在國際基準和國家基準層面所使用的主要是銫原子鐘。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建立的冷原子噴泉銫原子鐘其頻率復現性為5¡10-15,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其實,在應用層面上并不需要國家基準這樣高的時間和頻率準確度。不同的應用對準確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二、時間同步網絡技術
目前有多種時間同步技術,每一種技術都各有特點,不同技術的時間同步精度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長短波授時時間同步技術
利用無線電信號授時已經具有80多年的歷史,國際上長波授時主要使用羅蘭-C系統,國內發射臺設在沿海地區,主要用于軍事和導航,尚不民用。
電話撥號時間同步技術
電話撥號授時(ACTS)使用的設備相對簡單,只需電話線、模擬調制解調器、PC及客戶端軟件即可。目前這種計算機主要用于校準家庭個人計算機時間,同時不具備實時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