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另外有各種專業武術課程,可對口對人專業培訓。
少林功夫,這是現代很多人都十分喜愛的,且不說武術是我國的國粹,單是看少林功夫的一招一式就會讓人目不轉睛。其實,學習少林功夫不僅能讓人強身健體,同時也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品行素質。
少林寺武僧院的教練說,習武之人,小念頭不正,打出的拳也會不正,習武不僅是正形,還包括正心,正念!習武是自我修煉的過程,以武入道,明白事理,武德永遠在武功之上!德與道是兄弟倆,常常聯系在一塊的,德有多高,道即有多深,一個沒有德的人是不可能徹底達到放松入靜的。武術可以說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縮影,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播的載體。
中國武術講究練武習道,就是在強化拳腳功夫的同時,注重思想境界的修為,即武德。
早在兩千多年前,《左傳·宣公十二年》就對武德對了規定。它提出“武德有七:禁暴、戢兵、保土、公定、和眾、豐財”。武術界歷來視不講武德者為惡,各門派也有“未曾習武先修德”和“短德者不可與之學,喪理者不可與之教”的格言。少林戒約中提出“習此術者,以強體魄為要詣”,倡導“濟危扶貧,匡扶正義”和“不可逞強凌弱之拳”的德行到了近代中央國術館也曾把“愛國、修身、正義、助人”作為武德規范。
由此看出,中華武術之“道”通過三個層次表現出來:
*一個層次為個人和武德修養。它要求所有習武者都要“尊師重道”,做到“孝悌仁義”,“技道并重、德藝雙修”,“切戒逞血氣之私,好勇斗狠之舉”;
第二個層次表現為集體的道德觀念。它要求所有習武者和武術團體應“扶危濟貧,除暴安良”,做到“公定”、“安民”、“匡扶正義”、“見義勇為”和“以武會友”;
第三個層次表現為愛國主義的精神。它要求所有習武者和武術團體必須“精忠報國”,練武的目的在于“強種御侮”和“愛國、修身、正義、助人”。
習武改變未來,武功武術在現代的意義淺談。
河南-鄭州(火車,汽車站)-登封客運總站-少林寺班車終點站
中國·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武僧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