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拍賣——廣州涵春軒
2009年10月新加坡拍賣市場顯示印度尼西亞的當代藝術市場開始反彈,一些知名藝術家例如I Nyoman Masriadi的作品已經恢復到了經濟危機前的價位。印尼的當代藝術市場在經濟滑坡之后恢復的速度比中國快,因為東南亞當代藝術品的價格在2008年之前沒有像中國當代藝術飆升得那樣迅速。
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拍賣行(Borobudur Auction)在10月11日的拍賣收入達到960萬新元(約690萬美元),高于預估的成交總額(800萬新元)。Masriadi在2008年創作的作品“愛書的人”(book lover)以58.8萬新元成交,其*高估價為20萬新元
在10月9日,新成立的33拍賣行(33 Auction)的當代藝術拍賣也達到了441萬新元的成交額,拍品中Masriadi的“比瑪為阿朱那理發”(Bima Shaving Arjuna’s Hair)拿到了*高價43.66新元。33拍賣行在網站上宣布當天拍賣的成交率為80%。
而于2012年,海外加坡藝術展覽上,藏品備受青睞;“倫敦藝術博覽中心(London Art Fair)和紐約“Metro Show”也開始忙碌起來了。
在新加坡,第二屆“藝術登陸新加坡”展覽已開始舉辦。由于此屆“藝術登陸新加坡”受到新加坡政府的鼎力支持,熱鬧非凡,已經延續了上一屆的成功,不僅吸引了本地的收藏家,還受到來自印度尼西亞、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收藏家的青睞。今年,共有132名參展商,高于上屆的122名。此屆“藝術登陸新加坡”吸引了來自中國,香港和臺灣的藏館,同時還吸引了來自西方的一些著名機構,如Victoria Miro, Lehmann Maupin,
2013年日本伊斯特拍賣有限公司(Est-Ouest Auctions Co., Ltd。)于新加坡舉辦首場拍賣會,當時將有一座鑲有26.08千克黃金的“黃金茶室”上拍,估價在250萬到350萬新加坡元(約合1787萬人民幣),這標志著日本伊斯特拍賣行正式進軍新加坡市場。
我們認識很多香港的收藏家, 并一直得到他們的支持,所以我們絕對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市場。 我們深信伊斯特拍賣會獨家呈獻的稀有珍藏,包括印象派大師的作品、亞洲當代藝術作品及日本的裝飾藝術作品,定能為市場及藝術愛好者提供一個更豐富、更多元的選擇。”另外,廣州涵春軒更指出絕不會放棄香港的市場,所以仍會選舉香港作為重要的基地,更籌劃于接下來的季度繼續在港舉行拍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