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早期青花瓷器胎體厚重,釉面肥潤呈現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層醬釉,底足處理不是很細膩,有粘砂,不光滑現象,許多大盤及琢器的底足出現臺階的形狀,俗稱“二層臺”。雙圈足也在這一時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盤居多,里圈都較外圈矮,兩圈間無釉。中期青花胎體潔白堅硬,很少有雜質,胎體薄厚適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釉面硬度高,漿白釉面略疏松,偶有小開片,還有一種亮白釉。底足露胎處光滑細致,多呈泥鰍背狀,少見炎石紅,瓷器的質量明顯提高胎釉結合緊密,器內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當時還出現用精細淘洗的漿泥制成的瓷胎,俗稱“漿胎”胎體偏輕。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體比中期要輕,底足普遍平切,切削整齊。
清康熙青花瓷器早期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藍,個別發色較灰暗,與順治青花特點相近。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這種青花色料提煉精純,呈色鮮藍青翠,明凈艷麗,清朗不渾,艷而不俗,有的呈寶石藍色,鮮藍而不火氣,它與明嘉靖青花藍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區別。康熙青花有五個層次的色階,有“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之分。這也是康熙青花備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期青花,呈色趨于淡雅,有的泛暈散。康熙朝除了燒造傳統的白地青花外,還有漿胎青花、哥釉青花、郎窯青花、藍地白花、豆表釉青花、青花釉里紅、青花加黃、青花加紫、青花戧金、青花鏤雕等派生品種。
香港佳士得中國尋根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是香港古玩交易最值得信賴的拍賣企業,公司不僅跟中博鑒定機構合作擁有強大專家鑒定團隊,還建立自己的宣傳和策劃中心。更成立了國際展覽公司以便藏品的宣傳。香港佳士得中國尋根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將于2012年舉辦數場拍賣會和策劃多次國際展覽會。
征集范圍:
一: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等瓷器;
二:玉器:高古玉、明清玉、新玉、籽料等;
三:字畫:古代字畫、近現代字畫、古籍善本等;
四:雜件:翡翠、田黃石、雞血石、古錢幣、青銅器、牙雕、印章、等精品。
香港佳士得中國尋根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發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