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玉蘭抗凍液,防凍液
廣玉蘭抗凍液是采用*新技術(shù)復合而成的植物抗凍液。噴施廣玉蘭抗凍液后能迅速在作物表皮層形成營養(yǎng)抗凍膜系統(tǒng),增強植物抗霜凍能力,降低結(jié)冰點8-10℃以上,能有效防止初春、秋末和冬初氣溫變化較大時,植物受到凍害。對已被凍傷的植物可迅速起到恢復樹勢、正常生長的修復作用,使植株在冰天雪地里傲然挺立,生機盎然。
適用范圍
喬灌木、花卉、草坪、果樹等。
用法用量
使用時期:晚秋植株休眠前;霜凍或寒潮來臨前3-7天;早春植物發(fā)芽前后、開花前后;突遇低溫受凍害后;連日雨雪后或寒冷天氣轉(zhuǎn)好時。
將廣玉蘭抗凍液稀釋100-150倍均勻噴灑整株2—3次,間隔7—10天用一次。
注意事項 不能與其它藥液混用。
銀杏盆景速成法
銀杏枝條柔韌,萌發(fā)力強,葉形美觀,如蝶似扇,樹形古樸典雅,植于盆盎之中,則以樸素自然,綠意盈盈而令眾多盆景愛好者情有獨鐘。現(xiàn)向大家介紹兩種銀杏盆景速成方法。
*一種是銀杏實生苗盆景的制作方法。每年3月~4月,在銀杏葉芽萌發(fā)之前,選用2年~3年生的實生苗作為原材料,運用去枝蓄干的手法培育。先將主枝頂端截去,然后用粗鐵絲順樹體基部向地下深插土中,再向上貼主干緊緊纏繞,根據(jù)樹形制作出一系列的懸崖、斜臥、龍游等不同形式的盆景雛形。7月~8月,即盛夏之前就可以將春季綁扎的鐵絲松解,待深秋葉落后再用細鐵絲將當年萌發(fā)的新枝作一次整形蟠扎。第二年3月~4月,在葉芽萌發(fā)之前將其起出,帶土球上盆培育,不久就是一盆造型古樸、枝葉扶疏的銀杏盆景。
第二種是銀杏樹樁盆景的制作方法。人們在改造、修剪銀杏大樹時,常鋸下許多枝干,可以擇形優(yōu)者作中間砧,可快速制作銀杏樹樁盆景。其注意事項有三點。
一、砧木根系應發(fā)達。視中間砧的大小決定接條數(shù)量,一般接3株,成“三足鼎立”之勢,若中間砧粗大或枝梢又多,可接4株~5株或更多。
二、綁扎應牢固。為保證嫁接時接口處機理對應,中間砧上鋸口需用利刃削平。將其在生根劑溶液中迅速浸泡,再用經(jīng)過生根劑溶液浸泡并晾干的紙裹幾層。為盡快形成愈傷組織,接口處要裹以薄鐵皮,并用鐵絲擰緊。鐵皮寬度不限,長度以纏繞一周不接頭為宜。
三、嫁接多用“插皮舌接”法進行。接枝后直接在露地或花盆中栽植。在樹體“離皮”期進行效果*好。如果在其他時期進行嫁接,可使用“劈接”或“合接”,接后在大棚或拱棚沙土中愈傷。嫁接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