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在東非坦桑尼亞的乞力馬扎羅山腳下,一塊長4千米、寬2千米的區域里,才有坦桑石出產。這是一種既高齡又年輕的寶石,坦桑石的形成時間約為5.8億年前,一直深埋在地底2千米以下,直到1967年才為人所知。隨后迅速在國際市場上一舉成名。中國的寶石業界對坦桑石的評述如下:“坦桑石,寶石級黝簾石,未經加熱處理的黝簾石呈淡紅紫色、淡黃綠色和藍色,加熱處理后的黝簾石呈帶紫的靛藍色。硬度6,密度3.35g/cm3,折光率1.690~1.705,雙折射率0.009。黝簾石與藍寶石相似之處是靛藍的顏色,區別在于:黝簾石的靛藍色鮮艷、均一,見不到色帶或生長線;多色性明顯,從不同方向觀察有紫、綠、藍三色變化,在某一方向可以見到紫紅的色彩;硬度低,用銼刀可以刻劃。黝簾石是*新崛起的寶石品種,因顏色漂亮受到人們喜愛。” 實際上,只有*和A級坦桑藍才具有上面所說的全部特征。B級坦桑藍呈深紫色,呈現較少的顏色變化,C級呈淡紫色,從不同角度看只有顏色深淺不同,但各種級別的坦桑藍在晶瑩、純凈和折光率方面則是相同的。過去中國國內珠寶業界稱“TANZANITE”為坦桑石,主要著眼于它與藍寶石的不同,現在改稱坦桑藍,以一字之差強調它與藍寶石的相似之處。 目前,*和A 級坦桑藍的市場價為每克拉1~2萬元人民幣以上,B 級在1000~5000元左右,C 級一般也要四五百元。特殊制作的精致的品種,價格不在此限。電影《泰坦尼克號》中那顆50克拉左右的“海洋之心”,市場價格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人民幣,而且已經很難尋覓。 到目前為止,坦桑尼亞的阿魯沙市附近地區是坦桑藍的唯一產地。全世界的坦桑石也只誕生在乞力馬扎羅山腳下這塊長4千米、寬2千米的區域里。據說,這種稀有寶石*多只能開采至2020年。產量少以及迷人的藍色構成了坦桑石獨特的魅力。其清澈溫馨的視覺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