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太陽高度
我們都知道當太陽到我們正頭頂的時候是中午時刻,那么當太陽到其他位置時,能不能用太陽判斷時間呢?遠古時代沒有鐘表,那么古人怎樣利用太陽來計時的呢?你想明白太陽的高度是怎么測量的嗎?你知道這其中蘊含的道理嗎?通過下面的科技小制作實驗,讓我們一起去探究古人是怎么做到這些的。
實驗重點:觀察太陽下的影子變化了解古代計時方法
實驗目的:1.學會測量太陽高度 2.培養孩子仔細觀察問題分析能力
實驗認知:
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其實就是角度)對于地球上的某個地點,太陽高度是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專業上講太陽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陽光線與該地作垂直于地心的地表切線的夾角。
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太陽光照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這種利用太陽光的投影來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
實驗步驟:
1.科技小制作實驗準備認識實驗器材:承影板、連接條、晷表、雙面膠、空心扣、牙簽、底座、立柱、度盤、螺絲、十字形框。
2.在度盤下半圓劃有一條中心線,在它的背面貼上一條雙面膠,然后把度盤的中心孔與立柱上的圓孔對準,中軸線與立柱的棱貼齊粘嚴,把立柱固定在底座上。
3.如圖所示把十字框架、連接條、承影板插接裝配,注意連接條帶孔的一頭插十字框架(方便看度盤上的讀數);組裝后連接條的地面是平面。*后用螺絲固定在度盤 、立柱上面。
4.在太陽光下面調整裝置,讓十字陰影落在承影板內與其內的十字形相吻,看度盤上的讀數就是太陽的高度。
5.把空心扣的圈撤掉,扣入晷表中間的孔內,然后與上面裝置中承影板外側相扣,把牙簽插入空心扣孔內即可(插緊)。
6.指南針放在底座上確定方向,根據不同的地區調整方向、角度(可以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定位后做實驗。
提示:該實驗操作時間比較長,要有耐心。要求用表格形式,準確記錄實驗數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