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捷航焊錫機廠家將繼續實行“焊錫機器人替代人工焊錫工藝”項目,還將引進更多的自動化設備,實現生產全過程的自動化,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當地經濟焊錫工藝需求企業作出更積極的貢獻!
但“機器換人”并非易事。多家受訪企業主表示,他們從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稍不留意就可能被迅速變化的新市場需求所淘汰,需要不斷提高技術創新能力。而長期來看,在研發領域投入和引進外國先進設備,可降低企業用工成本,且有助于自主研發。
在2000年,國內做非標設備比較知名的只有珠三角和長三角的一些臺灣廠,這些廠加起來30家左右。查詢統計相關數據,當年非標設備的規模估計在6億左右,這三十家約占到市場份額的70%左右。到2012年,光在中國五金制造重鎮長安,非標設備廠就有70多家,全國小規模的非標設備已經數不勝數,數量級在萬以上;市場規模預估也增長到600億左右。 簡單一句話概括,市場規模雖然增加了100倍,但是生產廠家卻增長了千倍。新增的市場被眾多的小廠家所占領。沒能形成規模企業在經濟低迷、勞動力成本提升的雙重壓力下,浙江汽車電子制造業中的線束勞動密集型行業紛紛轉向“人工焊錫升級為焊錫機器人設備”,一些已率先開展“自動化焊錫機器人”的企業已初嘗技術紅利的甜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