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高效光亮氰化鍍銅工藝
一、 性能特點
1. 鍍層光亮平滑,結晶細致,孔隙率小;
2. 電流密度范圍寬闊,覆蓋能力極佳;
3. 雜質容忍度高,易于控制;
4. 適用于鋼鐵、銅、青銅等不同基體的工件,鋅合金壓鑄件尤為適合;
二、 操作條件
組成
范圍
標準
氰化亞銅
(g/L)
鐵件、銅件
30-50(金屬銅21-35)
40(金屬銅28)
鋅合金
60-90(金屬銅42-63)
75(金屬銅52.5)
氰化鈉
(g/L)
鐵件、銅件
40-67(游離氰7-12)
52.5(游離氰9)
鋅合金
80-120(游離氰14-21)
100(游離氰17)
氫氧化鈉
(g/L)
鐵件、銅件
5-10
5
鋅合金
0-3
1
諾切液(ml/L)
30-50
40
ZB-3#(ml/L)
5-7
7
ZB-4#(ml/L)
5-7
5
溫度
50-60℃
陰極電流密度A/dm2
0.5-4.0
攪拌
陰極搖擺
陽極
無氧電解銅,套陽極袋
過濾
連續過濾
三、 鍍液配制
1.注入1/4體積水于已洗凈的備用缸中,加入計量所需的氫氧化鈉、氰化鈉,攪拌至完全溶解;
2.在不斷攪拌下加入所需的氰化亞銅,直至完全溶解,如在此過程中溫度過高,需加入適量的水,使溫度降到50℃左右;
3.用過濾泵把鍍液濾入清潔的電鍍槽內,加水至所需水位,攪拌均勻后取樣分析,并調整各成分至所需范圍;
4.加溫至50℃以上,連續過濾并用波浪狀電解板電解鍍液4小時以上;
5.加入所需的添加劑,攪拌均勻后,便可以試鍍。
四、 設備要求
1. 鍍槽:低碳鋼缸襯合適的塑料或其它認可的材料;
2. 溫度控制:可用不銹鋼電熱筆加熱,或其它認可的熱交換器;
3. 循環過濾:過濾泵最少能在一小時內將鍍液過濾四次。
五、添加劑作用和補充
氰化亞銅(CuCN):供給鍍液銅離子的來源,當采用高電流密度時,金屬含量也要提高。電流密度與銅含量、攪拌程度、游離氰化鈉含量、溫度和光亮劑含量等有有關。
氰化鈉(NaCN):鍍液中的游離氰化鈉取決于銅含量,一般金屬銅與游離氰化鈉之比為3:1。當游離氰化鈉偏低時,低電流密度區會起云霧;當游離氰化鈉偏高時,陰極電流效率降低,上鍍速度慢,同時陰極會有大量氣體產生。
氫氧化鈉(NaOH):可提高鍍液的導電性。鋅合金電鍍時,宜保持1-3克/升,以免堿度太高而侵蝕鋅合金;鋼鐵件電鍍時,濃度可增加至10克/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