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減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是將轉動金屬盤作為制動鼓,磁極相互鄰接固定不運轉,磁體環形排列在扼鐵四周。
在制動時,通過氣缸將磁體推置到制動鼓內側,于是磁體與制動鼓通過極靴形成磁路,在此狀態下,制動鼓轉動就在其內側表面產生渦流,同時在制動鼓的反方向上制動力作功。
非制動時,磁體由氣缸推離制動鼓,磁體與制動鼓形成的磁路被切斷,因而制動力消除。12個磁體和扼鐵均被封在閉式殼中,起到防熱、防水又防灰塵的作用。此外,在制動期間,由于表面效應渦流與速度成反比,尤其在高速運行連續制動時,制動鼓內側表面產生數千安培渦流,溫度高達60℃以上,所以采取了各種相應措施。如制動鼓材料在確保電、磁性能的同時還考慮了高溫強度;在制動鼓的支承結構方面,采用了隨動熱變形材料,散熱葉片設計要求散熱性能好的形狀等。
減速器所用的磁體是NdFeB材料。Sm-Co磁體雖也能充分滿足減速器的各種要求,尤其在溫度特性方面更為優良,但由于該材料價格過高且材料供應也極不穩定,所以不適合于汽車領域。
減速器的動作控制系統盡量簡單化,與過去的排氣制動方式基本相同。用手操縱轉向桿上的組合開關,一級為排氣制動,二級為排氣和減速器兩者制動。減速器的ON,OFF控制是由二個電磁閥向氣缸左右腔交替送氣,使磁體移動。另外,腳踩制動踏板,減速器動作,若踏上加速踏板,即使減速器正在動作也會停止。
了解永磁減速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對提高減速機的使用壽命,避免故障用處很大。
來源中國傳動設備網chuandong3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