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
1.起泡是因為膜沒有壓好,或者受熱了
2.拍傳統的120底片,然后提供底片或者光盤拷貝,用數碼后期制作,效果比全數碼好。傳統拍攝的底片必須要有專業底片掃描和調色(對于調色的問題數碼成相要求比傳統120高的多)
3.底片不用自己掃描,可以直接到后期車間處理
4.對于相冊,冷壓比熱壓的質量好,對于油畫,熱壓比冷壓的效果好
5.圣經相冊=水晶數碼一體冊(有撲克一樣金色貼邊的,不是滾邊和包邊啊)
6.金屬相紙太硬,大尺寸的數碼機卷不動
7.135的是我們普通用的那種底片,120的有2個規格,4X5的和5X6的。區別就是底片大小和成像精度的區別,強烈要求用5X6的120底片拍攝
8.技術好的攝影師用4X5的小底,一個卷能拍15、16張,用5X6的,最多拍10張,成像精度差大概10-15%。
9.膠卷都有正/負片之分,一般不會給你用正片(做幻燈才用),價格也比負片貴太多。
10.顏色問題應該是打片的時候顏色校正有問題,或者底片感光不足。
11.120底片的顏色還原是超過現在的數碼攝影的
12.40寸以上不推薦做水晶,太重啦!
13.油畫比較能長久保存
14.數碼不是萬能,要求過多只會影響制作的心情。可以要求先出索引,看完再出片,以便即使修改,減少自己的損失
15.不做15、16寸數碼冊,因為15、16的冊子和14寸是一樣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