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棒供應a6063日本材料一種合金能否通過時效強化,首先取決于組成合金的元素能否溶解于固溶體以及固溶度隨溫度變化的程度。如硅、錳在鋁中的固溶度比較小,且隨溫度變化不大,而鎂、鋅雖然在鋁基固溶體中有較大的固溶度,但它們與鋁形成的化合物的結構與基體差異不大,強化效果甚微。 在不同溫度時效時,析出相的臨界晶核大小、數量、成分以及聚集長大的速度不同,若溫度過低,由于擴散困難,G·P區不易形成,時效后強度、硬度低,當時效溫度過高時,擴散易進行,過飽和固溶體中析出相的臨界晶核尺寸大,時效后強度、硬度偏低,即產生過時效。因此,各種合金都有最適宜的時效溫度。
鋁合金的回歸現象
經淬火自然時效后的鋁合金(如鋁-銅)重新加熱到200~250℃,然后快冷到室溫,則合金強度下降,重新變軟,性能恢復到剛淬火狀態;如在室溫下放置,則與新淬火合金一樣,仍能進行正常的自然時效,這種現象稱為回歸現象。關于回歸現象的解釋是合金在室溫自然時效時,形成G·P區尺寸較小,加熱到較高溫度時,這些小的G·P區不再穩定而重新溶入固溶體中,此時將合金快冷到室溫,則合金又恢復到新淬火狀態,仍可重新自然時效。在理論上回歸處理不受處理次數的限制,但實際上,回歸處理時很難使析出相完全重溶,造成以后時效過程呈局部析出,使時效強化效果逐次減弱。同時在反復加熱過程中,固溶體晶粒有越來越大的趨勢,這對性能不利。因此回歸處理僅用于修理飛機用的鉚釘合金,即可利用這一現象,隨時進行鉚接,而對其他鋁合金則沒有使用價值。
鋁 Al :余量 ;硅 Si :0.25;
銅 Cu :0.10 ;鎂 Mg:2.2~2.8;
鋅 Zn:0.10; 錳 Mn:0.10;
鉻 Cr:0.15~0.35 ;鐵 Fe: 0.4 0 。
抗拉強度(σb ) :170~305MPa
條件屈服強度 σ0.2 (MPa)≥65
彈性模量(E): 69.3~70.7Gpa
退火溫度為:345℃。
鋁合金是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有色金屬結構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車、機械制造、船舶
及化學工業中已大量應用。隨著科學技術以及工業經濟的飛速發展,對鋁合金焊接結構件的需求日益增多,使鋁合金的焊接性研究也隨之深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