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鋁線供應易導電耐熱7075鋁線鋁原子序數為13,原子量為26.98,原子體積為(立方厘米/摩爾):10.0,面心立方結構,熔點660℃,密度2.702,地殼中含量(ppm):82000 。
鋁合金鑄件的熱處理就是選用某一熱處理規范,控制加熱速度升到某一相應溫度下保溫一定時間并以一定得速度冷卻,改變其合金的組織,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合金的力學性能,增強耐腐蝕性能,改善加工型能,獲得尺寸的穩定性。
鋁合金熱處理特點
眾所周知,對于含碳量較高的鋼,經淬火后立即獲得很高的硬度,而塑性則很低。然而對鋁合金并不然,鋁合金剛淬火后,強度與硬度并不立即升高,至于塑性非但沒有反而有所上升。但這種淬火后的合金,放置一段時間(如4~6晝夜后),強度和硬度會顯著提高,而塑性則明顯降低。淬火后鋁合金的強度、硬度隨時間增長而顯著提高的現象,稱為時效。時效可以在常溫下發生,稱自然時效,也可以在高于室溫的某一溫度范圍(如100~200℃)內發生,稱人工時效。
鋁合金在淬火加熱時,合金中形成了空位,在淬火時,由于冷卻快,這些空位來不及移出,便被“固定”在晶體內。
一種合金能否通過時效強化,首先取決于組成合金的元素能否溶解于固溶體以及固溶度隨溫度變化的程度。如硅、錳在鋁中的固溶度比較小,且隨溫度變化不大,而鎂、鋅雖然在鋁基固溶體中有較大的固溶度,但它們與鋁形成的化合物的結構與基體差異不大,強化效果甚微。因此,二元鋁-硅、鋁-錳、鋁-鎂、鋁-鋅通常都不采用時效強化處理。而有些二元合金,如鋁-銅合金,及三元合金或多元合金,如鋁-鎂-硅、鋁-銅-鎂-硅合金等,它們在熱處理過程中有溶解度和固態相變,則可通過熱處理進行強化。
合金的固溶處理工藝影響
為獲得良好的時效強化效果,在不發生過熱、過燒及晶粒長大的條件下,淬火加熱溫度高些,保溫時間長些,
時效溫度的影響
在不同溫度時效時,析出相的臨界晶核大小、數量、成分以及聚集長大的速度不同,若溫度過低,由于擴散困難,G·P區不易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