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鎮是北川縣的南大門,距綿陽市區60公里,安(縣)北(川)公路穿境而過,是綿陽至北川縣城的必經之地。貓兒石村位于擂鼓鎮北部。擂鼓鎮貓兒石村規劃設計——項目背景
擂鼓鎮屬于山前淺丘區域,建設條件相對較好,結合用地條件可適當布置中型新村。由于現狀農村聚居點較多,規劃應重點針對現狀聚居點以拆并為主,并擴大條件較好的農村聚居點。
貓兒石村緊鄰安昌河,屬于中心村,環境優美,山東大道隔河而建,交通便利。現狀建筑主要分布在安昌河東側,地勢相對平坦,適宜修建。建筑多為2層,具有明顯的羌族建筑風格。貓兒石村現狀公共服務設施欠缺,亟待改善。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提出,從規劃的角度來看,農村生活環境的改善和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農村住宅的建設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最為緊密的部分。其中,農村住宅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物質載體,有助于建設農村社會文化網絡,促進農村社會事業和公共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完善,改善人居環境,體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形象。
遠景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方向,突出生態居住和農業產業化建設,以規劃為龍頭、以產業作支撐、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有序推進貓兒石村生態文明的建設目標。
擂鼓鎮貓兒石村規劃設計——設計理念
遠景設計研究院以“以人為本、因地制宜、集約發展、突出特色”的規劃原則,將貓兒石村新村打造成集農業種植、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生態宜居村落。規劃依托新村內村道呈線型布局形成主建筑群,在此基礎上細化內部道路,形成1、2兩個組團。
根據四川省對建設規劃編制辦法的指導原則,結合農村生產與生活特點,規劃設計以2層住宅為主,自然形成多個院落空間,滿足新村聚集點農民的生產與生活所需。戶型平面布局緊湊有序,合理分區。建筑造型以體現北川羌寨民居的建筑風格為出發點,從當地居民的意愿出發,有較大的屋頂平臺空間作為曬臺之用,與坡屋頂屋面相結合,建筑整體和諧統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