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銀市場話語權或提升
現在歐美兩大市場擁有很大投資量,定價權上形成兩強爭霸的局勢,未來要在國際金銀市場的定價話語權演變為倫敦、紐約和上海鼎足之勢的局勢,仍然是任重道遠。
——國儲匯金金融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郭永富
使用了近120年的現貨現貨白銀定價基準——倫敦現貨白銀定盤價將于本年8月14日退出歷史舞臺。倫敦定價體制的取消,對國內現貨白銀市場有何影響?在廣東貴金屬投融資協會副秘書長王志堅看來,現貨白銀訂價機制取消,對國內來說是一個機會,中國作為一個經濟大國,同時也是現貨白銀投資大國,假如有訂價權,對國內市場成長將更有利。
國內現貨白銀市場迅增
“國內現貨白銀投資額逐年增漲,沒有具體統計數值。據我估計,以起步相對晚的廣東貴金屬投資中心來看,每年約1萬億,而其他市場應當分別是它的5倍。”王志堅表明,國內現貨白銀主要有上海黃金投資所、上海期貨投資所、天津貴金屬投資所、廣東省貴金屬投資中心等幾大市場,中國已成為世界現貨白銀投資的重要投資市場。
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現貨白銀訂價機制的取消是因為體制相對落伍,不符合現代的24小時不間斷市場運作方式,并且一定水平上受到國際大行的操控。”國儲匯金金融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郭永富告訴記者,現在的訂價體制取消過后,將產生另一套價目生成規則。“對國內市場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中國金銀市場的需求量很大,然而對黃金價格格方面的影響力很小,中國的世界黃金話語權與市場體量不匹配。”郭永富告知記者,“只是,現在國內金銀市場投資產品的健全、規則的建立、風險的防備、市場的推廣、訂價的機制和與國際市場的接軌、上海黃金交易所設立國際板等等,都為提升中國爭奪國際貴金屬訂價權的競爭力奠定基礎。”
業界:現貨白銀投資要增強治理
“因為目前政府沒有相對應的治理方法,國內的現貨白銀投資市場相對比較混亂。”王志堅告訴記者,現貨白銀現貨屬商務部管理,黃金則屬人民銀行,但電子化交易屬無序管理狀態,完全靠行業自律。因為管理不善,造成許多地方性的小平臺,違規操縱,”火中取栗,殺雞取卵“,不顧后果地嚴重損害白銀投資者的利益。要想提升話語權和訂價權,首要要做的是增強治理,有固定的治理部分,制訂規范、具可操縱性的管理方法,其次是投資平臺的建立,須設置入門門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