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略的左手的按顫技巧練習
在練習中,左右手撥弦的發音作用是明顯的,出現的錯誤也易被察覺,所以一般都把精力放在右手上,但千萬不能忽略左手的按顫技巧。古箏演奏中,左手的“揉、按、滑音”正是它的“靈魂”所在,“以韻輔聲、音韻相成”是古箏音樂的特色所在,左手按弦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古箏演奏者的藝術水準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顫運用,箏樂就淡而無味失去了光彩。因此,在練習中須認真仔細的琢磨左手按顫技法,不可忽略。
五、不要輕視演奏技巧“簡單”的樂曲或樂段
有的箏樂作品一看樂譜就知道技巧很簡單,因此容易被人忽視對它的練習,但往往這些看似簡單的樂曲恰好是風格特點,韻味十足的曲目,所以才更要注意。這些樂曲一般速度比較慢,在練習時不但要把握好風格特點表現的左手按揉技法,還應該注意其節奏的準確,句法的呈現,音色的純凈,強弱的控制,所以在學習這類樂曲時,練習重點只是不同于那些快速度,大力度的技巧練習罷了,更多的是要多加強對樂曲的風格和表現手法的分析。例:特別是古曲,如《出水蓮》、《漁舟唱晚》等。
六、重視練習曲的訓練
隨著古箏藝術的不斷斷續續發展,彈奏的力度、速度、技巧和樂曲表現內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練習曲的訓練也必然成了我們提高演奏技巧不可替代的一種重要手段。但在古箏的學習中,人們卻往往只重視彈幾首曲子,而忽視了練習曲的訓練。因為練習曲一般都具有針對性,通過反復、專門的某種單項練習,可以從中學會、鞏固或改進某種彈奏技巧和方法。加上訓練練習曲通常是純技巧練習,沒有旋律和樂曲表現方面的負擔,就能更好的把握技術要求,效率也高。
學習古箏可以潛移默化地使人增強對美的感受力,增強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和人際交流能力以及自我心里控制的能力。還可以因為手指動作的反復訓練,提高動作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上古箏課,老師與學生的相互作用非常大。學生不能一味的去等老師教,死板的學,這樣只能對老師產生依賴性。應該是在聽取老師意見的同時,善于自己發現問題和增強自我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