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御寶軒瓷器部為您帶來《各代玉壺春瓶拍賣成交價格分析》——在今年春拍中,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以8323.12萬元的價格,創下明朝瓷器的世界拍賣紀錄。作為我國瓷器中的典型器型,玉壺春瓶(簡稱“玉壺春”)以撇口、細頸、削肩、垂腹、圈足,以柔和的弧線構成豐滿、勻稱的瓶體,頗富美感。
從目前的拍賣市場來看,宋代的玉壺春能拍出高價的并不多,這與宋瓷在目前拍賣市場的價位有著很大的關系。元代的玉壺春瓶燒造數量很大,以青花、釉里紅、影青、青釉(龍泉窯)等釉彩品種為多見,雖然高價出現,如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玉壺春瓶,在2001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237.9435萬元成交,但也非市場的主流。真正能夠讓市場感興趣的玉壺春非明清莫屬。
明初洪武時期的玉壺春瓶,腹部和頸部都比宋元時期的玉壺春瓶粗了一些。從明代洪武時期,玉壺春瓶的形制基本上就定下來了,一直影響到清代。除了明洪武年間的釉里紅之外,明代的龍泉窯青瓷、明永樂青花,以及明末掐絲琺瑯玉壺春瓶,都是目前拍賣市場的“寵兒”。
清代初期是玉壺春瓶的全盛時期,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玉壺春瓶大量燒造,工藝上卻比前代更為成熟。這時,玉壺春瓶的造型變化并不大,多數是仿明代時期的作品。像清雍正青花竹石芭蕉玉壺春瓶,基本上就是仿制明初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在2005年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中,其中一只的成交價達到了487.6萬元。目前雍正時期玉壺春拍賣的*高價是在2001年北京翰海的秋拍中創造的,青花釉里紅穿花龍玉壺春以880萬元成交。
乾隆以后玉壺春瓶的燒造開始走向衰落,這也使得乾隆玉壺春瓶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在近年來的拍賣會上,清乾隆青花竹石芭蕉玉壺春往往能拍出百萬元左右。其胎體堅致端實,釉質潤膩閃青,器型規整俊秀,決定*后價格的往往是瓷器的完整程度,像北京翰海推出的清乾隆青花竹石芭蕉玉壺春,成交價就達到了143萬元,而今年北京翰海春拍的同類玉壺春的成交價則只有88萬元了。
深圳御寶軒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從宋元一直到明清,從皇家貴族到平民百姓,都把玉壺春瓶作為陳設品擺在居室當中,遠觀近賞,怡情養性。今天,玉壺春瓶中的精品已經成為市場爭相追逐的熱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