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來源】:植物浮生紫堇的塊根的提取物
【產品狀態】:黃棕色粉末,特異氣味
【產品規格】:10:1(提取比例)
【提取溶劑】:水
【成分】:塊莖含夏無堿(decumbenine),紫堇米定堿(corl
umidine),比枯枯靈堿(bicuculline),掌葉防己堿(palmatine),α-四氫掌葉防己堿(tetrahydropalmatine),α-別隱品堿(α-allocryptopine),小檗堿(berber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 空褐鱗堿 (bulbocapnine),原阿片堿(protopine),山緣草定堿(adlumi- dine),夏無新堿(decumbensine),表-α-夏無新堿(epi-α-decum-bensine),羥白毛莫堿(hydroxyhydrastine),紫堇堿(corydaline)及夏無堿丙素(decumbenine C)等生物堿。
【性味歸經】苦、微辛,溫。歸肝經。
【性狀】本品呈類球形、長圓形或不規則塊狀,長0.5~3cm,直徑0.5~2.5cm。表面灰黃色、暗綠色或黑褐色,有瘤狀突起和不明顯的細皺紋,頂端鈍圓,可見莖痕,四周有淡黃色點狀葉痕及須根痕。質硬,斷面黃白色或黃色,顆粒狀或角質樣,有的略帶粉性。無臭,味苦。
【鑒別】
(1) 取本品粗粉4g,加 1%碳酸鈉溶液25ml,置近沸的水浴中浸漬5 分鐘,濾過,濾液用稀鹽酸調節pH值至6,加氯仿15ml振搖提取,分取氯仿液2ml ,加硫酸1ml ,振搖,硫酸層即顯棕紅色,放置后顯棕黑色。
(2) 取本品粉末約4g,加氯仿-甲醇-濃氨試液(5:1:0.1) 混合液4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干,殘渣加甲醇2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原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2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醋酸乙酯-二乙胺(16:3:1) 為展開劑,預飽和15分鐘,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歸經】苦、微辛,溫。歸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通絡,行氣止痛。用于中風偏癱,跌撲損傷,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
【用法用量】6~12g,研末分3 次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