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人際交往困難問題的心理輔導個案
一、基本資料與主要問題
小武今年讀六年級,她成績中等,人很聰明,可是她卻無法和同學、老師好好相處,在她身上表現出謊話連篇、異性關系混亂以及非常嚴重的拖延行為導致的生活難以自理等問題。
二、背景資料
1、家庭背景:
這個女孩子很小時父母離異,由父親撫養。小武的父親平常在外打工,回到家也是喝酒,和孩子接觸比較少,而且脾氣比較暴躁,常用過激的語言責罵小武。小武的父親在其三年級時再婚,幾個月后又在離婚。孩子與生母聯系較少,其生母雖然會在電話里稍微安慰孩子,但并不真正為她解決問題,來關心她。
2、本人情況:
該生和同學相處時總覺得自己受到欺侮,愛記恨,和同學關系緊張。本學期該生和外校小混混來往更加頻繁,經常以自己在外校的男朋友來威脅同學,并多次在和外校男生約會時被搬上同學看見,更被同學們排斥。老師們也感到該生常以謊言來博取老師們的同情,往往當面答應老師好好生活、好好學習,但行為上卻沒有改變。
三、原因分析與診斷
(一)原因分析:
首先,該生在家庭中長期缺乏關懷和愛,自卑感非常深。
其次,在會談中,我發現該生會將想象中父親對自己的重視、慈愛當做現實的告訴我,這雖然是謊言,但卻可以看出她心中對良好家庭關系的渴望。
*后,她缺乏學校中老師、朋友的支持。
(二)診斷:
現在已經六年級,臨頭的問題是通過畢業考試,順利進入初中,因此對于小武而言,當務之急是改變其非常不能被社會接受的行為,例如到異性家外宿、逃學以及參與校外斗毆行為。
四、輔導過程
經過分析,我決定對其實施多渠道、綜合性的心理輔導。
首先對其本人通過面談進行直接輔導,傾聽她的心聲和需求,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與她坦誠相見,對她積極關注。
1、對學生的輔導
(1)首先,我采用了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
(2)其次,我采用了學生主體性原則
2、與其他老師及有關同學的溝通
(1)與其他任課老師溝通。
(2)與小謝的同班同學經常溝通。
3、注重家長與社會力量的參與,共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五、咨詢效果
小謝自覺性提高了,作業基本能按時完成,學習習慣大有好轉。回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時也能幫母親做點家務,母親不在家時,常常能堅持先寫作業后看電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