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黃牛以其體驅大、遺傳性能穩定、挽力強、耐粗飼、宜管理、皮膚干燥富有彈性、役肉兼用而著稱。20世紀80年代以前是當地農戶的重要的役用牛,是當時重要的生產資料,后隨著農業機械化的逐漸普及而退出。魯西黃牛體軀高大,前軀發育好,肌肉發達,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適應性強,皮薄,產肉率較高,肉質鮮嫩,脂肪均勻地分布在肌肉纖維之間,形成明顯的大理石花紋,有“五花三層肉”之美譽,是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品種牛之一,已經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重點保護品種名錄。
體型特征:被毛從淺黃到棕紅,以黃色居多,一般前軀毛色較后軀深,公牛毛色較母牛的深。鼻與皮膚均為肉紅色,部分有黑色斑點。多數牛具有完全、不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圈、口輪、腹下為粉白色,俗稱““三粉特征”。 鼻鏡多為淡肉色,部分牛鼻鏡有黑斑或黑點。牛角型多為“倒八字角”或“扁擔角”,母牛角型以“龍門角”較多,色蠟黃或琥珀色。公牛肩峰高而寬厚,胸深而寬,前軀發達,肉垂明顯;中軀背腰平直,肋骨拱圓開張。前蹄形如木碗,后蹄較小而扁長。母牛耆甲較平,前胸較窄,頭較長而清秀,口形方大,頸部較長,眼大明亮有神,四肢強僵,蹄多為琥珀色,后軀發育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傾斜,尾細長呈紡錘形。體型結構分為三類:高轅牛、抓地虎與中間型。
*大挽力平均299.33千克,相當于體重的54.87%。在一般飼養管理條件下,魯西黃牛中等個體和中等膘情的公閹牛日耕砂質土地5~6畝,魯西黃牛母牛也可耕地3~4畝。以舍飼為主,耐粗飼。
牛肉是一種高蛋白食品,冬季吃牛肉,能收到進補的效果。牛肉是歐美人食用*多的肉類。在我國,除西部少數民族外,大部分居民平常吃牛肉的量不大。中醫稱,牛肉有補精血、溫經脈的作用,能滋養脾胃、強筋健骨、消腫利水。凡中氣不足、氣血兩虧、體虛久病和顏面蒼白、面浮腿腫的人,吃牛肉都有助于改善癥狀。中醫認為,牛肉性溫味甘,能暖胃,故被視作冬季天寒時進補的佳品。 牛肉的蛋白質中有一種叫肌氨酸的氨基酸,其量比任何其他食品都高,肌氨酸被稱作肌肉燃料之源,吸收后能在人體內迅速轉化為能量,增強肌力,并能增長肌肉,凸顯肉塊。因此,進行訓練的運動員,特別是健美運動員,以及從事強體力勞動的人,宜吃牛肉。肌氨酸還能提供腦細胞活動需要的能量,有利于大腦發揮功能,所以,學生在考試前吃牛肉,有可能取得“臨時提高智力”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