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性 用快速的音階、琶音、跳音或裝飾音練習,或用花腔的華采段來訓練歌唱者聲音的彈性和靈活性,是美聲學派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可以促進聲音松弛而富青春活力,有利于延長演唱壽命。
音質 明亮、豐富、圓潤而又具有金屬色彩、富于共鳴的特殊音質,是美聲歌唱的特征之一。人們往往從音質上來檢驗學派的正統性。良好的音質是良好的聲帶閉合、適度的氣息沖擊、適度的喉的低位置、適度的軟腭提起,喉部及咽部肌肉積極但又不僵硬、不緊張的配合,正確的舌位,松弛的下巴和口型,自然而美好的歌唱心理狀態等因素的綜合的協調一致的產物。理想的音質是既明亮又圓潤,既結實又松弛,即所謂“又明又暗”。
微顫 歌唱中正常的微顫應是每秒鐘6~7次,過快或過慢都會破壞聲音的連貫或造成不悅耳的音質。過慢的微顫又稱聲音“搖晃”,是喉頭壓得過低,過分追求聲音的“深度”或洪大音量所致;過快的微顫又稱聲音“碎抖”(亦稱“羊聲”),是下頜肌肉緊張和過于追求明亮或甚至“白聲”所致。歌唱中微顫的快慢又與歌曲內容及情緒有關,激動時快些,寧靜時慢些、平穩些,它又是一種強有力的藝術表現手段。4個世紀以來,美聲歌唱的演唱風格、演唱技巧隨著時代、作品的發展而發展,至今仍盛行不衰。
文章來源于網絡:相關信息請點擊:上海學鋼琴 http://www.xiaoyiwenhu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