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御寶軒雜項征集部負責人陳經理表示——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一件明永樂“剔紅牡丹花卉大圓盒”以1287.37萬元的高價成交,創造了中國漆器拍賣成交的紀錄。漆器傳世品不多,雖未能在藝術品市場上形成大的收藏門類,但縱觀近幾年的漆器拍賣,不少明清的漆器均以上百萬元的高價成交,這反映出漆器具有較大的收藏投資前景。
在傳統工藝品拍賣中,漆器雖屢創佳績,但遲遲未能異軍突起。不過,由于其不易保存,且存世量較少,收藏價格洼地已經形成。
漆器收藏勢頭好
2006年,香港蘇富比曾以606.3萬元的高價拍出一件清代“乾隆剔紅御制詩筆筒”。 同年,中國嘉德以550萬元拍出了一件清代“乾隆脫胎朱漆題詩菊瓣形蓋盒”。
保利2010年秋拍中清乾隆漆刻御制詩仿“周兕觥”以515.2萬元成交。此器端莊大氣,精工細作,構思巧妙,無論器形還是技藝均追求極致。其整體素面,器身刻乾隆御制詩文,造型別出心裁,眼瞪大如鈴,牛角豎立,雙耳外張,虎虎生威,頗具帝王之勢。
漆器雖屢創高價,卻未能拍場走紅。對此,深圳御寶軒藝術品管理有限公司市場部資深分析師認為,目前在收藏和拍賣市場上,漆器有點類似玉器的情況,拍賣主要以明清兩朝的器物為主。相對于國外和香港的市場,內地漆器拍賣和收藏狀況還遠未成熟。主要原因是漆器不太利于保存和把玩,而且存世量較小,加上人們對元以前的器物還沒有足夠認識,導致國內高古漆器的價格還處于低位。
在此深圳御寶軒市場分析師建議收藏者,對于出土保存狀況較好的、已經脫水的漆器應該注重收藏。因為高古漆器目前價位偏低,而且很多屬于國家重要文物,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隨著人們對漆器認識的提高,這部分漆器在將來的市場具有較大的收藏投資潛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