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tài)和短時休閑狀態(tài)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tǒng)制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jié)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guī)模投資(幾千-數千/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yè)定制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微電影是微時代——網絡時代的電影形式,名稱富有中國特色,事實上脫胎于國外早已有之的“短片”。 微電影之“微”在于:微時長、微制作、微投資,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風靡于中國互聯(lián)網。[1-3]
微電影興起于草根,各種參差不齊的“小短片”,來自于各種相機、DV、手機,但真正把它提升到“電影”層次的,是類似“天堂鳥影像”這樣的專業(yè)機構,微電影從個人自拍的隨性表達,漸漸登堂入室,上升到電影的層次。
微電影具有與商業(yè)聯(lián)姻的先天基因,它神奇的把“廣告”變成了“內容”,把品牌、產品通過故事和流動影像來包裝、傳達,可以說是一種相當高級的手段,在國外稱為videomarketing(視頻營銷),已經發(fā)展相當成熟,像BMW、Levi's、Evian、SONY、NIKE、Coca-Cola、Pepsi、Apple、P&G、Durex 、Bud這些大品牌,對于視頻營銷已經駕輕就熟,這也是遠在大洋彼岸的品牌能夠遠涉重洋,暢行于世界任何角落,并且深入人心的重要因素。凡事在國外被驗證成功的東西,國內復制就會成功的經驗屢試不爽,天堂鳥影像作為最早研究國外視頻營銷的機構之一,相繼推出了品牌微電影、品牌故事、病毒視頻、植入廣告、系列網絡劇等這些藝術與商業(yè)高度融合的影片形式,讓其成為一種強有力的營銷工具逐漸為品牌商家所青睞。
相比電視廣告等傳統(tǒng)媒體,微電影營銷的性價比非常高,其傳播范圍之廣、接受度之高、以及傳播成本之低,吸引了眾多品牌商嘗試和采用微電影營銷。其中有凱迪拉克、桔子酒店、夢潔家紡、周生生珠寶、網易等品牌已經成功運用了微電影營銷推廣自己的品牌,其微電影在各大視頻網站、社交網絡平臺免費傳播,點擊率均在百萬以上。“小體積”的微電影,或將成就品牌內容的“大理想”!微電影接觸的80后90后年輕群體,是各品牌商家非常看重的營銷目標受眾,微電影與生俱來的時尚、新潮、前衛(wèi)氣質,也是微電影營銷、視頻營銷的地位在商家的營銷組合中大為上升的重要因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