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慶豐包子走紅之后,引起了人們對于全國各地包子的關注。昨天,《人民日報》“假日生活”版刊載《包子樸實無華的美味》,介紹上海小籠包、廣東叉燒包、天津狗不理、成都鮮肉包、宜春大包子、武漢魚香包、沈陽長樂包(http://www.quantian.com/shop/48/)等各地的包子,同時還介紹了《包子褶上的歷史》,但揚州包子中只提及了三丁包子。
該文章刊載后,迅速被各大媒體轉載,環球時報、央視新聞等媒體的官方微博也相繼轉載。
昨天上午,天津一網友在央視新聞的官方微博上評論并·記者的微博,提出疑問“那個不是三丁包子吧?”記者從該官方微博上看到,標注三丁包配圖的其實為揚州蟹黃湯包的圖片。
記者留意到,央視新聞官方微博的這條關于包子的微博內容為:“各地美味包子,你吃過幾種?”其中列出了天津狗不理包子、靖江蟹黃湯包、廣東叉燒包、揚州三丁包等四個品種。該微博于昨天上午10:40發出,截止到昨晚8:30,轉發量達4890條,評論量為1114條。
在揚州人眼中,三丁包和蟹黃湯包的外形、上桌方式、口味等有很大差異,“蟹黃湯包一小籠一個,里面有蟹黃,必須先喝湯再吃肉,三丁包外形與香菇菜包、肉包等包子是一樣的。”冶春茶社京華城店的陳經理介紹。
褶最講究
卻在微博中未被提及
此外,在《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中,記者看到,一條關于“包子上的褶”的微博只提及了天津狗不理包子、上海小籠包、濟南“草包包子”等有16—18個褶,而以常見28個褶見長的揚州包子卻完全沒有被提及。
“揚州包子一直以造型和精致程度著稱,這次沒有被提及,我覺得這非常遺憾。”富春包子總經理徐穎宏介紹,揚州包子在餐飲業內的知名度非常高,卻沒有想到被一些媒體忽視了,“拿富春包子來說,曾被商務部、中國烹飪協會等專業機構評為中國精品獎、中國名點、中華名小吃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