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窯特點宋代磁州窯特點
磁州窯古瓷窯址在河北省磁縣漳河兩岸的觀臺鎮東艾村冶子村附近,創建于宋代,屬磁州;以磁石制胚燒制瓷器而得名。器形以盤、碗、罐、瓶為主,還有瓷枕和玩具;胎質有兩種:一種質較堅細呈灰白色,一種質粗松呈紅褐色;釉色白中微帶黃,上有黑、褐花紋,里面多數不掛釉;繪制花紋的方法有繪花、繪劃花、剔花和珍珠地劃花等,花紋復雜,以卷葉、纏枝牡丹、水波紋、花卉禽魚等圖案為多,線條流暢,構圖灑脫,是中國北方民間瓷器的代表作。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藝術
古玩鑒定、交易、銷售、收藏熱線18955158958 聯系人:易正春
相對于宋代五大官窯,磁州窯瓷器因為大多是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肯定產量很大,且流傳到今天的數量也要多得多。但另一方面來講,畢竟也經過了近千年的世事變遷,尤其是十年動蕩,極易破碎的瓷器能保留到今天也是很不容易的,也不至于多到到處都有磁州窯老器。因此,發現一件品相很好、器形完整且不脫釉的宋金磁州窯瓷器時要特別注意。
磁州窯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獨特貢獻有兩點: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繪,把傳統的書畫藝術與制瓷工藝結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詩詞、諺語、警句和文學作品作為紋飾,這是很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現藏于廣州博物館的北宋磁州窯“枕賦”銘長方形枕,現藏于廣東省博物館的元磁州窯白地赫彩西游記方型枕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磁州窯的制品構圖嚴謹,典雅古樸,形象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展現了宋元時期的社會風俗,為研究這個時期的民間繪畫等藝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藝術
古玩鑒定、交易、銷售、收藏熱線18955158958 聯系人:易正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