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拍賣價格行情
西方人一提起中國,同時想到的就是“陶瓷”(China一詞雙義),陶瓷藝術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代表性符號。中國是陶瓷的故鄉,在彩陶時代,祖先就已經創作出美妙絕倫的陶藝作品,半坡、馬家窯、馬廠等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不少是超越了實用意義,具有純粹的審美價值。知名藝術品經紀人冷鋒表示:這門古老的藝術,由先古迄今,傳承不斷,魏晉的青瓷,唐的南青北白,宋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元的青花釉里紅,明清的彩瓷,一直是世人追捧的美器。
瓷器是什么?
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組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是漢文明展示的瑰寶。
瓷器的價值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高級瓷器擁有遠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藝難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為古代中國的特產奢侈品之一,瓷器通過各種貿易渠道傳到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1717年,普魯士國王奧古斯特二世就已做出了一項驚人決定,從而奠定了瓷器經久不衰的價值,那就是他用600名全副武裝的龍騎兵,一支為他建立過豐功偉績的軍隊交換了151件康熙年制的瓷器。盡管那個時候并非古董,但是一件精美的瓷器仍讓價值四位壯士,被稱為“白色黃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