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是堡工藝品商行,洛陽洛陽工藝禮品代理
痕都斯坦玉器,主要是從玉料、造型和紋飾上來評價。從玉料上說,所使用的暗灰色的玉料和近似中國碧玉的玉料,是其自己獨有的玉種。碧玉的特點是均勻,花紋也要淺一些。而所使用的白玉,為新疆上好的白玉玉料。從造型上看,痕都斯坦玉器,主要是以橄欖式碗和杯子為主要造型。而這在中國制玉傳統中,這種造型是很少見的。再從它的紋飾上來講,痕都斯坦玉器多采用植物紋,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因為受當地的氣候和自然條件,還有風俗習慣的影響,所體現在器物上紋飾多為西番蓮圖案和紹良花圖案。這些也是當地特有的植物品種”
1、用料精良
2、器型別致
3、紋飾獨特
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因為受當地的氣候和自然條件,以及風俗習慣的影響,體現在器物上紋飾有著明顯的異域色彩。花葉紋是痕都斯坦玉器的主流紋飾,花草以莨、苕、蓮為主。“莨”即野葛,俗稱“老虎腳爪草”;“苕”即“葦花”,也叫作“凌霄”、“紫葳”;這里的“蓮”不是我們常見的池塘里的蓮花,它是陸生的西番蓮與鐵線蓮。組合花中常見的是菊花,另外還有葵花、折枝花等,其次還有蕉葉、鳳尾草、狗尾草等。這些都是當地特有的植物品種。傳統行話將這些花草統稱為“祥花和香草”。圖案以花苞、花朵、卷葉相組合,有的構成層花疊葉,講究對稱布局,顯示出枝繁葉茂、繁花似錦的景象。
4、工藝精湛
(1)雕工復雜,碾磨細致。痕都斯坦玉器采用浮雕、圓雕、鏤空雕等多種工藝組合。花葉紋以剔地陽紋技法在器表起之花紋,即雕刻時先琢平底子,再淺浮雕紋飾,形成凹凸的視覺反差,增強其藝術表現效果,所以器物皆磨去琢痕,碾琢極細,乾隆皇帝曾詠詩“細如發毛理,渾無斧鑿痕”,就是對其雕工的高度贊譽。
故宮博物院原藏的痕都斯坦玉器同其它一些古典藝術品被運往臺灣,現存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只有少量痕都斯坦玉器存于博物館或私人藏家手里。因此,精美的痕都斯坦玉器在市場上是很難見到的,而有條件進入拍場者則更少了。從拍賣記錄看,痕都斯坦玉器的比例在玉器拍賣中的比例不是很大,成交價格從最初不到10萬元逐漸走高,已過百萬元。比較之下,痕都斯坦玉器的價格走向仍較平穩,收藏者應擦亮眼睛,選擇真品中的精品入手為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