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可采用下步驟:
1. 確定顧客和其他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識別和確定顧客(市場)需求,對一個組織而言,實質是樹立一個正確的營銷觀念。一個組織生產的產品能否長期滿足顧客和市場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營銷質量。營銷是一種以顧客和市場為中心的經營思想,其特征是:一個組織所關心的不僅是生產適銷產品滿足顧客當前需求,還要著眼于通過對顧客和市場調查分析和預測,不斷開發新產品,滿足顧客和市場的未來需求。 2.建立組織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一個組織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不僅應與組織的宗旨和發展方向相一致,而且應能體現顧客的需求和期望。 質量方針應能體現一個組織在質量上的追求,對顧客在質量方面的承諾,也是規范全體員工質量行為的準則,但一個好的質量方針必須有好的質量目標的支持。質量目標的主要要求應包括: (1)適應性 質量方針是制訂質量目標的框架,質量目標必須能全面反映質量方針要求和組織特點。 (2)可測量 方針可以原則一些,但目標必須具體。這里講的可測量不僅指對事物大小或質量參數的測定,也包括可感知的評價。通俗地說,所有制訂的質量目標都應該是可以衡量的。 (3)分層次 "*高管理者應確保在組織的相關職能和層次上建立質量目標"。一個組織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實質上是一個目標體系。質量方針應有組織的質量目標支持,組織的質量目標應有部門的具體目標或舉措支持,只要每個員工都能完成本組織的目標,就應能實現本部門的目標,能實現各部門的目標,就能完成本組織的目標。 (4)可實現 質量目標是"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這就是說現在已經做到或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不能稱為目標;另一方面,根本做不到的也不能稱為目標。一個科學而合理的質量目標,應該是在某個時間段內經過努力能達到的要求。 (5)全方位 即在目標的設定上應能全方位地體現質量方針,應包括組織上的、技術上的、資源方面的、以及為滿足產品要求所需的內容。 3.確定實現質量目標必需的過程和職責 為實現質量目標,組織應: (1)系統識別并確定為實現質量目標所需的過程,包括一個過程應包括哪些子過程和活動。在此基礎上,明確每一過程的輸入和輸出的要求。 (2)用網絡圖、流程圖或文字,科學而合理地描述這些過程或子過程的邏輯順序、接口和相互關系。 (3)明確這些過程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并規定其職責。 。
聯系人:李老師
聯系電話:0519-88298005
聯系QQ:2531737198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