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書畫藝術品中,存在一個雅和俗的問題,或謂之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問題。所謂陽春白雪,是指畫家通過精練、高超而深厚的筆墨功夫,把描寫的藝術形象出于形而超于形,即“不似之似”之藝術形象,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段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描寫的物象中,即所謂的作品內含,內含越深,意味著作品意境也深,內含雅也就作品雅,也就是所說的作品要創造出比生活更高的寫意心象之藝術效果。這類作品往往是意境高、形式新穎奇崛,但能讀懂與能欣賞者,可謂寡也,。而下里巴人則指那些為注重具象為創作目的,筆墨功夫平平又缺乏意境,如有內含也是表達比較庸俗的東西,這類作品的特點,往往是形象看似很美且又通俗易懂,為大多數的人所接受和喜歡。學術界把前者稱為藝術品,后者稱為商品畫。還有一類作品是趨于雅和俗之間,作品具有筆墨功夫又有一定的內含品位,同時也注重形的表達,雖談不上是大寫意性的,也不屬庸俗之作,且能愉悅大眾,被稱之謂雅俗共賞類。如清任伯年、現代潘天壽、傅抱石、張大千等都是雅俗共賞類的高手。但要明白,他們的輝煌,是在不同的年代中,畫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特色和個人藝術特色的作品。如缺乏這些,他們就不會在美術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當前特別是有些很知名的畫家,強調作品的學術性如何如何,避而不談自己的藝術個性面貌如何,讓人難以理解。有藝術個性特色的畫家必須具有很高的學術性為先決條件下,才會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去創新與突破,最終畫出既有民族性、時代性、個人性特色的藝術作品。總的來說存在這樣一個道理,有學術性的畫家并不一定有藝術個性面貌,而有藝術個性面貌的畫家必具很高的學術性修養,因為民族特色中就包含了對筆墨性及學術性的很高要求。事實也告訴了我們廣大的書畫收藏愛好者,除商品畫只能用于裝飾且毫無投資與收藏價值外,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雅俗共賞之作,那怕吹噓筆墨功夫再深,學術性再強,其作品中必須包含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個人藝術特色的特征。假如一個畫家確是有深厚的筆墨和學術理論,但缺乏革新與創造的勇氣,排除不了外來強加的申令和干擾,必然難跳出沿襲、重復、類似于前人或他人作品面貌這個圈子,再多高的知名頭銜,也是名不副實。可能也會憑名氣或者單強調筆墨功夫、學術性如何去掩飾自己的不足,蒙騙藏家
聯系人 :殷經理
聯系電話:135 2492 1195 Q Q:1978483969
征評郵箱:1978483969@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