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心理學課程中我們有一個共識:孩子的問題通常都是父母的問題,父母如果能夠了解孩子的的生理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跟孩子互動,就有可能杜絕孩子拖延問題的發生。如果已經出現了拖延現象,父母就要耐心觀察孩子拖延問題產生的原因,并且理解孩子,從而盡快糾正拖延行為,避免對以后的人生產生長期的不良影響。
親子教育心理班上家長總結訴說的孩子拖延情況,有以下原因:
1、孩子缺乏自信心:有的孩子在做事時缺乏勇氣和信心,怕自己出丑或做不好,總是瞻前顧后,猶豫不定,從而動作也就自然而然的慢了下來。
2、孩子與父母消極對抗:有些父母對孩子管教過嚴,給孩子布置得任務過多,孩子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于是可能會采用“磨蹭”招式予以回擊,奉行“決不按時完成”的原則,以免有更多的任務。
3、孩子自我控制力差:孩子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注意力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當有新的有趣的事物吸引住他時,就會很難快忘記初衷,而無法專心于所做的事情。這樣孩子每件事情都只能留個“尾巴”,有始無終,從而慢慢養成磨蹭的毛病。
4、孩子做的事心有余而力不從:有時孩子做事慢并不是故意的,而是可能孩子所做的事情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圍,或孩子還不熟練操作的技巧等,做起事來不那么得心應手,慢就再所難免了。
5、家長包辦的教養方式:有些家長從小就事無巨細地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孩子慢慢地對做事沒有了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也逐漸養成了做事拖拉、沒有主見的習慣。
6、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孩子對時間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他們不知道快一點做完事情能有什么好處,當然也沒有意識認為慢一點做事有什么不好。如果父母平時又忽視對孩子進行時間觀念的強化,孩子很難感受到時間對自己的意義,很容易養成拖延的壞習慣。
針對以上原因,東莞NLP學院作出以下方法,改變教養方式:父母要堅持從“我”做起,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逐步退出“包辦代替”的角色。讓孩子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為自己作主,從而不斷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做事的積極性,多多鼓勵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更多關于孩子教育問題請點擊官方網:http://www.hao2068.com 免費下載更多詳細資料...
關注本學院的公眾微信號免費下載更多相關資料:nlpxinzhihu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