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一個發展的歷史,而我們要的是未來,為什么要研究歷史呢?研究歷史的作用是什么呢?實際上,從歷史中我們能看到未來的發展的方向,只有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為未來服務,不是嗎?那既然如此,我們就來看看硅碳棒的發展歷史!
早期的硅碳棒產品只有GC型一個型號,即粗端型硅碳棒產品,GC型硅碳棒產品雖然已得到廣泛應用,也被社會認可,但總有它的不足之處:
*一,冷端部與發熱部單位長度電阻比僅為1:6.熱損失有些偏高。
第二,從形狀結構上分析,硅碳棒長期使用,其粗端與發熱部的結合不是很牢固,長時間使用后,粗端與發熱部有時會產生松動,使接觸電阻增大,造成硅碳棒的損壞,使用壽命就會大大的降低,而且耗電量也很大。
因粗端型硅碳棒存在的上述這些問題,所以發展等直徑硅碳棒成為硅碳棒棒發展的方向。我中國硅碳棒研究所歷時十多年攻克不少技術難關,于1983年終于完成了試制等直徑硅碳棒的研究課題,達到了課題各項預定指標,填補了我國在硅碳棒產品品種和制作方法上的空白。為我國硅碳棒制作技術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獲得陜西省經委科技成果二等獎,之后在將等直徑硅碳棒推向工業化生產的過程中,完成了“提高等直徑硅碳棒焊接強度工藝研究”課題,1991年獲得國家科技成果獎。
經過四百多萬支標準等直徑硅碳棒的生產驗證證明:焊接生成物在1500度高溫下化學性能穩定,抗彎強度達到了600KGCM2。等直徑硅碳棒冷端與發熱部的單位長度電阻之比由1:6提高到1:24以上,使使用壽命提高了兩倍。
等直徑硅碳棒研制成功后,迅速的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并且直接代替了進口硅碳棒。
總上述,目前國產硅碳棒與國外進口產品相比:國產硅碳棒的性能與國外同類硅碳棒水品大體相當,某些指標還優于進口硅碳棒。因此我們認為我們的研發生產硅碳棒性能水品不低于國外,甚至在某些方面在目前還處于領先水品。任何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不足,也有自己的優勢,就因為世界萬物皆是如此,才能和諧相處,才能看的到未來!以上精彩來源于http://www.xajsdr.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