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形貌比較:
因為各種磷化及硅烷化的成膜機理大有不同,因此金屬表面的膜層狀態及形貌也各不相同.從微觀形貌方面,通過電子掃描電鏡可發現在金屬表面生成的膜層的區別.
由以上電鏡照片可明顯看出,各種處理之間膜層形貌存在較大差異.其中鋅系磷化槽液主體成份是:Zn2+、H2PO3-、NO3-、H3PO4、促進劑等.形成的磷化膜層主體組成(鋼鐵件)成分為Zn3(PO4)2·4H2O、Zn2Fe(PO4)2·4H2O.磷化晶粒呈樹枝狀、針狀、孔隙較多.相比較鋅系磷化而言,傳統鐵系磷化槽液主體組成:Fe2+、H2PO4-、H3PO4以及其它一些添加物.磷化膜主體組成(鋼鐵工件):Fe5H2(PO4)4·4H2O,磷化膜厚度大,磷化溫度高,處理時間長,膜孔隙較多,磷化晶粒呈顆粒狀.硅烷化處理為有機硅烷與金屬反應形成共價鍵反應原理,硅烷本身狀態不發生改變,因此在成膜后,金屬表面無明顯膜層物質生成.通過電鏡放大觀察,金屬表面已形成一層均勻膜層,該膜層較鋅系磷化膜薄,較鐵系磷化膜均勻性有很大提高此膜層即為硅烷膜.
鹽水浸泡試驗比較比較:
冷軋板是目前家電企業用途最為廣泛的金屬材料,但冷軋板沒有鍍鋅板那樣的鍍鋅層、熱軋板的氧化皮及鋁板的氧化膜保護,因此冷軋板的耐腐蝕性能依賴于涂裝的保護.對已涂覆冷軋板試片采用500小時鹽水(5%濃度)浸泡試驗,檢驗各種經過不同前處理工藝靜電粉末噴涂后(漆膜平均厚度為50±2μm)的耐鹽水性能.由試驗結果可看出,在鹽水浸泡500小時后各種處理的試片都無變化.由此可知,各種處理方式對于工件的耐鹽水腐蝕性能無明顯差別.為檢驗各種處理工藝的附著力表現,對經過500小時鹽水(5%濃度)浸泡試驗后的試片進行附著力比較實驗.
通過附著力比較試驗結果后可以明顯看到,鐵系磷化可剝離寬度較鋅系磷化與硅烷化差別明顯.鐵系磷化為大面積可剝離,而鋅系磷化與硅烷化處理板其可剝離寬度基本為零.因此可明顯看出鋅系磷化和硅烷化處理與漆膜附著力相當,同時兩者附著力明顯優于鐵系磷化.采用硅烷化處理效果與鋅系磷化效果在耐鹽水及附著力方面相當.
如需詳細了解請登入http://www.gzycjs.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