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客戶向我們反映,種植的櫻桃樹會流膠,不知道怎么處理呢?
流膠病主要發生在主千、主枝上,又以主干發病最突出。發病初期,病部腫脹并不斷流出半透明黃色樹膠,特別是雨后流膠現象更為嚴重。流出樹膠與空氣接觸后,變為紅褐色,3-4個流膠珠連在一起,形成直徑3-10毫米圓形不規則流膠病斑,呈膠凍狀,干燥后變為紅褐色的堅硬膠塊。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其皮層和木質部變褐、腐爛,致使樹勢衰弱,嚴重時枝干或全株枯死。
引起大櫻桃樹流膠病的原因很多,總結起來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砧穗不親和,某些砧木嫁接的大櫻桃流膠病表現嚴重;2.土壤條件不適合大櫻桃生長,在粘性土壤或鹽堿地流膠病嚴重;3.根系病害,如果大櫻桃根系出現根癌、根朽病、根腐病或因積水引起根系衰弱易產生流膠病;4.由真菌侵染引起,即由葡萄座腔菌和桃囊抱菌浸染所致。病原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樹干、樹枝的染病組織越冬,第二年在櫻桃萌芽前后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傷口或皮孔侵入,以后可反復侵染。高濕是病害發生的重要條件,春季低溫多陰雨易引起樹干發病,高溫多濕的雨季是發病盛期,至9-10月中旬緩慢停止。雨季,特別是長期干旱后降暴雨,流膠病更嚴重;5.由細菌性病害引起,大櫻桃細菌性穿孔病發生嚴重,葉部病害侵染枝干,引起水漬狀壞死斑,隨著壞死斑擴大和深入即產生流膠,枝干病斑是第二年葉部病害的主要侵染源;6.由于凍害或日灼使部分樹皮死亡引起流膠。 |
|